第04章 可疑的眼睛(第2/4页)

在所有的航空公司看来,机型的选择与公司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必须慎之又慎。

尤其是全日航公司,在以往的岁月里,由于机型选择的失败。曾喝下不少苦酒。

当全日航公司让DC-7C客机在太平洋航线展现雄姿,在资本实力方面终于赶上美国航空公司的时候,美国航空公司突然采用更先进的波音707喷气式客机,以致全日航公司捉襟见肘,无地自容。

当时,全日航公司也预测到国际航线上,客机即将升级换代,喷气式客机即将面世。

在公司创立初期,就向英国的戴哈比拉多飞机制造公司购买了慧星机。可该机事故不断,劳民伤财,不得不将其退出航运。为此,全日航公司蒙受巨大损失,不得已中止续购合同,改为购入螺旋桨机型最好的DC-7C客机。与此同时,全日航公司又向达古拉斯飞机制造公司预订喷气式客机。

由于达古拉斯飞机制造公司交货日期一拖再拖,喷气式飞机迟迟不能上岗。而国际航线已经进入喷气式客机时代,美英航空公司购入的喷气式客机相继出现在蓝天上。而全日航公司还是怀抱着落后的螺旋桨机型,眼睁睁地看着国际航线上的翻天覆地变化。

如果全日航公司一开始就选择DC-8或波音707,就能站在第一次喷气式飞机革命的浪尖上。

如今,面临第二次喷气式飞机革命。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机型选择必须慎上加慎。

它,关系到全日航公司在世界航空界的地位和生存。

就全日航公司来说,为在机型选择上不再重蹈覆辙,成立了庞大的全日航公司机型选择委员会,面向世界招标。对所有投标的机型,进行详细而又周密的研究。为防止出现人为的随意性和公司内部派别性的倾向性意见,所有数据一律采用计算机比较分析。

这些数据,还包括航线分析及其经济性和合算性等。

机型选择委员会的委员长,由全日航公司总裁土屋大肋亲自挂帅。组员有常务董事以上的企业高层干部,加上总工程师、飞行员、装备员和地面服务人员的代表,再从其他专业公司聘请一些权威人士。也就是说,该委员会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才。

可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由各方人士组成的委员会,竟不知不觉地分成两个主要派别。

一派主张购买美国斯普鲁多飞机制造公司的飞机,被称之为斯普鲁多派;另一派则坚持购买美国库鲁萨飞机制造公司的飞机,被称之为库鲁萨派。

斯普鲁多派,以全日航公司专务大竹义明为首,拥有二十三个委员。库鲁萨派,以全日航公司副总裁野村市松为中心,拥有十九个委员。其他十二名成员,则以全日航公司总裁土屋大助为首,属中立派。

在派系人数方面,以专务大竹为核心的斯普鲁多派稍稍占优。而在数据方面,斯普鲁多派也准备得比较充分。因而,中立派也开始逐渐向斯普鲁多派倾斜。就在这节骨眼上,出现斯普鲁多808型飞机坠毁事件。

以这起事故为契机,库鲁萨派向斯普鲁多派展开猛烈反击。好不容易朝斯普鲁多派倾斜的中立派,迅速扭转方向转而朝库鲁萨派倾斜。可以这么说,引擎检查委员会的检查报告,起到了某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事故原因是结构不合理,斯普鲁多派将遭到订单落空的惨败。就在吉村君被人从站台推入电车铁轨的几天后,全日航公司的专务大竹义明向吉村君发出邀请。

大竹专务希望与吉村君共进晚餐,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起初,吉村君接到邀请犹豫了好一阵子。因为工作关系,相互间曾见过几次面。见面时,也只是打打招呼、匆匆而过,还没有无拘无束地在一起聊过天。这中间,也有身份不同的缘故。大竹专务,毕竟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全日航大公司的首脑人物。而自己,则是国家航空部的一名小小官员。在职务上,在权力上,根本不具备向企业提供某种利益或某种方便的实力。

即便不是如此,作为公务员的吉村君,主观上要求自己尽量避开与有关企业之间的个人交往。作为政府官吏,做到这一条是最起码的。而吉村君,也常听到有人把国家航空部比作全日航公司在霞关(国家机关聚集地)的办事处。事实上,自己也多次亲眼目睹,顶头上司丰田局长及其心腹们,经常与亚洲重工业公司的高层干部们出入高级酒店。

对于一身正气的吉村君来说,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倘若自己也跟着效仿,将会永远抬不起头来。这就是吉村君为什么对大竹专务的邀请,迟迟不能明确答复的主要原因。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又觉得即便不回避也可以。在工作中体现人生价值的本身,其实与晋升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在晋升面前,往往出现许多你根本难以意料和无法接受的结果。对于何时晋升,吉村君向来不抱任何希望,自认没有官运。眼看同事们一个个晋升,而自己还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