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束手无策(第4/5页)

真柄正在“全山协”的事务所里,为准备明年二月份登山队的出发忙得不亦乐乎。熊耳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他,同他进行短时间的单独谈话。

“近来你很辛苦啊。”

真柄把熊耳引到事务所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后,熊耳对坐在他对面的真柄说。先对他的劳苦功高表示一番慰问。

“哪里哪里。这次侦察全靠充足的物质准备,因为是在国家的资助下进行的,钱不成问题。不是靠我的力量。”

真柄谦虚地笑着说,被阳光晒得黑红的脸盘上露出了雪白的牙齿。这是与熊耳对他的怀疑极不相称的明快而又健康的登山者的面容。

但是,熊耳告诫自己,不能被这副面孔欺骗。

“有件事想向你打听一下。”

聊了一会儿不疼不痒的有关侦察之行的见闻后,熊耳若无其事地转入了正题。

“什么事?”

真柄露出几分紧张的表情。他很明白,在快要进入冬季登山旺季时,北阿尔卑斯遇难救援队长是不会为听自己讲一通侦察见闻而特意到东京来的。

“不是什么大事。我到东京来是要到警察厅办点事,顺便来办办这件事。”

熊耳想,如果明说特意来讯问这件事,给对方的刺激太大。说成顺便来的,不致使对方过分紧张。

“真柄先生确实是在五月二十七日晚十点左右到的奥村田山庄吧。”

“是的。”

真柄的脸上掠过一丝不安的阴影。

“是不是预定要和影山先生一起登山,但真柄先生突然由于工作脱不开身而走晚了?”

“是的。”

“如果没有什么不便的话,能否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工作呢?”

熊耳已全部掌握了真柄去札幌的情况,但他仍然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想看真柄怎样讲述这件事情。

“这是为什么呢?”

真柄的神色越来越不安了。但这未必就能证明他的嫌疑。任何一个人被警察问及一个案件前后自己的行动时,都会感到不安,泰然处之反而是反常的。

“遇难事件的调查报告需要这些情况,本来早就应该来了解一下的。影山先生的受伤地点和死亡地点不一致,情况有些特殊。上司在事后曾指示我们,为了尽可能查明他遇难前后的情况,要尽量向与他多少有关的人士详细了解一下。”

由于仍然是非正式侦察,熊耳避开了真柄直率的问话。自己讯问的理由并不很高明,但真柄却似乎信以为真了。

“是这样呀。”

真柄喝了一口已凉了的咖啡。

“当时,我突然出差到札幌去,虽然很对不住影山,但实在无法和他一起去登山了。”

到札幌出差这件事,与熊耳所掌握的情况是吻合的。但那只是第一天的事情,决不妨碍和影山一起去登山。

“实际上,出差任务一天就结束了。出差时间是三天,从五月二十四日算起。因为第一天就处理完了工作,我乘当天的飞机返回了东京。”

“怎么?”熊耳惊讶地想。他认为真柄最大的疑点在于他出差期间两天的空白,但真柄现在怎么却毫不回避地明确地说出了这件事呢?

“二十四日晚上,我回到了东京。但大概是由于在飞机上吃的盒饭有问题,肚子突然不舒服了。回到公寓,我就一头倒下睡了起来,躺了两天才好。虽然已经晚了,二十七日我还是急忙地去追赶影山他们。”

“在公寓休息期间,和别人见过面吗?比如说邻居或管理人。”

熊耳还没有问,有没有第三者能够证明这一点。

“没见过谁,因为我一直躺着没动。我的房间是独立的,和主楼不在一起,我要不叫没有人来。”

“没请医生来看看吗?”

“我觉得还不至于要请医生,大概休息两三天就会好的。当时也的确是这样的。”

熊耳觉得,自己被真柄巧妙的借口支开了。最大的疑点是两天的空白,但却被他以得病,而且是两三天就能痊愈的小病给掩饰过去,没有证人也并不显得不自然。肚子痛真是一个巧妙的借口,而且真柄也不把它说成是严重的食物中毒,使用了“肚子不舒服”这一模棱两可的说法。

耗费体力的登山运动要求有强健的身体,因此一点点小病也足以成为中止登山的巧妙借口。

但真柄还必须说明一点。这就是导致取消登山计划的出差任务,是真柄自己提出来的。

口称是万不得已的事,实际上是他自己取消了登山计划。只要真柄不能说明这一点,熊耳今日就不虚此行。

但是,怎样追问这件事呢?熊耳有些犹豫。为了拭探真柄是否捏造谎言,开始是完全装出一副不知道他去札榥出差的样子而询问的,现在总不能改口点明:“那次出差是你自己申请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