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换婴参与者(第3/3页)

“消毒的气味?”

“驯鹿泽浑身散发的一种冲鼻气味——象是医院里的气味或者甲酚气味。”园池老伴小心翼翼地插嘴说。接着园池又补充道;

“驯鹿泽的夫人当时二十七、八岁,生得娇小玲珑,惹人喜爱。可是由于丈夫身上有了那股气味,妻子竟不肯同房。为此,驯鹿泽常常暗暗地发牢骚。”

“单凭这消息气味就能断定是冈本班吗?”

“这个嘛——有的时候,晚上人都睡了,夜深人静,邻家的房门被敲得又急又响。每当冈本先生不在的时候,队长阁下就非派人来叫驯鹿泽不可。在盛夏时,下了班,边乘凉边对奕围棋,驯鹿泽身上就传来阵阵消毒味。由此可以推测他是冈本班的技术员,而且他工作时从早到晚都浸在消毒液中。”

“夫人竟不肯同房,可见这股气味不小啊。”

“消毒气味好比是‘731’人员共有的‘队志’,只是在驯鹿泽身上散发得更厉害。他一天要洗三次澡,上班时一次,下班时一次,晚上睡前再洗一次。”

“您知道这位驯鹿泽的下落吗?”栋居提到了问题的核心。

“停战时,我和他坐同一列火车撤退,上船后就分开了,回国以后就断了联系。”

好不容易抓住的线索,到此又断了。

“知道他的籍贯吗?”栋居不甘心,盯着问。

“听说他家祖先曾向将军交纳过鹿角,并得到‘称姓带刀’的荣誉。但是籍贯在何处却没有听人提到过。”

以上这些情况,栋居已经从三泽那儿听到过了。

“平日同您闲聊时,没有漏出一句家乡的地名吗?”

“他说过年轻时爱好登山。”

“山?什么山?”

“不外乎是穂高啦,枪啦,赤石岳啦。”

栋居马上想到,去美潭温泉时,神谷也说过爱爬山。

“好象都是信州的山啊。”

“不错,是信州的山。驯鹿泽平时经常说‘すら’①,如‘そうすら’(大概是这样。)、‘明日もアベ天気すら’(明天大概也是好天气。)。”

注:日语里有一种表示推断的助动词,该词是这种助动词旳变化形式,属于方言。——译者注

“‘すら’这个词是长野、山梨、静冈一带使用的呀。”

“驯鹿泽的夫人是东京人嘛!”园池老伴又插了句话。园池和栋居将目光移向她。

“她说一口好听的标准音①,不带一丝乡土话。据说寺内元帅是她的远房亲戚。”

注:现代日语以东京地方的发音为标准。——译者注

所谓寺内元帅,大概就是“二、二六事件”后登上政治舞合的寺内寿一,日中战争中他是华北地区日军司令官。

“我要了解的不是他夫人的家乡,而是驯鹿泽本人的家乡,太太有什么线索吗?”栋居说。

“这我就不知道了,只是她说,她丈夫爱吃荞麦面条。”园池的老伴知道的仅此而已。此外,还了解到这位技术员叫“驯鹿泽英明”。

爱吃荞麦面、穗高山、枪山、赤石岳、奉献给将军的鹿角、鹿多的地方、方言すら。这些都是判断驯鹿泽出生地的一把把钥匙,栋居思考会怎样用一个钥匙圈把它们串起来。

第三节

查找驯鹿泽家乡的所有线索都分析了,还是无济于事。正在此时,园池打来了电话:

“喂,栋居先生吗,驯鹿泽的住址找到啦!”园池兴奋得来不及寒暄,迫不及待地把他的重要发现告诉栋居。

“找到了?!”

“您离开我家后,我就逐个给长野一带的‘731’朋友打电话,终于了解到在南信浓的里面有个姓驯鹿泽的村落,那一带的人全都姓驯鹿泽。准确的地址还来不及查,先打电话告诉你。”

“行了,地址我去查,您可帮了大忙啦!”栋居放下听筒,心想园池要回想起那么久的老同事,一个一个地打电话,还真不容易。电话费也得付不少吧。

栋居马上查地图,栋居的视线在地图上扫猎,蓦然,视线停止在某一点上了。他惊异地发现南信浓村的北面竞标着“大鹿村”的地名。园池说的是南信浓,而不是南信浓村。而且大鹿村也属于南信浓地区。

栋居直接挂电话给大鹿村村公所,询问有没有驯鹿泽英明的户口。如果有户口就意味着找着了他的住址。

“本村姓驯鹿泽的人都集中在鹿盐一带。但是没有驯鹿泽英明的户口。”

“没有户口?”好不容易查到的线索又完了。

“不过,邻近的上村和南信浓村也有姓驯鹿泽的人,那两个村子很久以前是从我们这个村子分出去的。”

“南信浓村也有?!”

“请您问那两个村的村公所,万一没有的话,说不定就在我们村了。”

为对方的话所鼓舞,又拨动了拨号盘。终于查到啦!——南信浓村有驯鹿泽的户口,他住的地方叫“木泽赤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