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02(第2/3页)

波香取过牌,把折据递给沙都子。折据纸质很好,拿在手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分量感。沙都子感受着这种分量,打开了折据。按照规定,取牌时不能左挑右选,沙都子不假思索地抽出最上面那张牌,放在了座位前面,接着合上折据,交给了一旁的藤堂。(图6-1)按规定,现在还不能看牌。

就这样,折据又从藤堂传到了若生,然后传到了华江那里,最后,末座的南泽雅子取完牌,放下折据,几个人便同时翻看纸牌。沙都子抽到的是“雪”,但在这一轮什么也不用做。很快,旁边的藤堂用男中音大声说:“花。”(图6-2)于是南泽便把自己的牌放回了折据,依座次又把折据传回上座。传到藤堂手里时,他不仅要把他的牌放回去,还要在前面的人(南泽、华江和若生)放进去的牌中,找一张数字牌取出来。(图6-3)这是为了防止抽中“雪”、“月”、“花”之一的人连续抽到另两张牌,而事先留下一张数字牌,如此,抽中这三张牌之一的人也不参加下一轮抽签。这张抽出的数字牌叫替换牌。

折据传到沙都子面前,她也按规则把牌放了进去,然后递给了波香。

波香把折据放到规定的地方,藤堂便拿着替换了“花”的那张牌站了起来,走向沏茶座。他是初花,即第一个沏茶的人。沙都子用余光看着藤堂左脚先立起来,想起这时本应右脚先立起来。以前学茶道时,老有人喋喋不休地提醒,而现在的雪月花之式不过是一种游戏,所以谁也不会计较这些细节。

按规矩,此时亭主要坐到初花的位子上去,即南泽雅子要坐在藤堂原先的位子上。(图7)

藤堂拿起茶巾,准备擦干刚洗好的茶碗。与此同时,沙都子一旁的波香也拿起了折据,第二轮抽签开始了。没过几秒钟,折据又传到了沙都子手里,她再把折据传给南泽雅子,最后一直到了华江手上。

藤堂沏好了茶,端到前面,大家便一齐翻看自己抽到的牌。沙都子抽到的是“花”,她便是下一个沏茶的人。左边的华江有些不好意思地报上了自己的牌—“雪”,接着南泽说她是“月”,最后沙都子说自己是“花”。(图8-1)

沙都子一旁的南泽把“月”放下,右脚先起,站起来端过了茶,又左脚先落,端坐着喝茶。同时,点心盘也从主客波香那里传到了华江手中。(图8-2)按规矩,抽到“雪”的人要吃点心。

“怎么忽然就得吃这种让人长胖的东西。”华江明知于事无补,还是抱怨了一句,往嘴里送了一块糕点。

盘子上放着九块樱花状的落雁糕。落雁糕是由糯米制成的落雁粉拌上砂糖,用木模压制成形的糕点。今天准备的落雁糕,是金泽地区女儿节上作为供果用的。落雁糕的大小因品种而不同,伴茶用的那种最好一口就能吃下。

“看上去很甜啊。”若生说道。华江嚼着落雁糕点点头。

沏茶座上的藤堂拿着替换牌站起身,长出了一口气,像是因为第一个抽到“花”而特别紧张。他顾不得施礼什么了,像是逃跑一样坐在了末座华江面前。他坐的这个位子被称作“借位”,是“花”任务结束后等待下一轮抽签的地方。(图9)

藤堂在借位上坐定后,把替换牌放进折据,传给了上座。抽到“雪”的华江将牌换下,取出了刚才藤堂放进去的那张数字牌,又把折据交给下一个人。这时进行的便是第二次收牌,还是跟刚才藤堂那样,为了不让抽到“雪”、“月”、“花”中任何一张的人连续抽中这三张牌,在把抽到的牌放进折据时都必须从里面取出一张替换牌。如若生刚才抽到一张数字牌,就只需把数字牌放进折据即可。而接下来的南泽雅子便要在放回她抽到的“月”时,换出若生放进去的数字牌作为替换牌。但这样一来,折据传到沙都子手中时,里面就只剩下“雪”和“月”,没有数字牌可以替换她手中那张“花”了。这时,她便先把折据传给波香,让波香把手中的数字牌放进去之后传回来,再把“花”换掉,取出数字牌。她取到的是一张“三”。(图10)

沙都子拿起替换牌,右脚先起站了起来,走向沏茶座,准备沏第二碗茶。藤堂则从借位中起身,坐到了她的位子上。(图11)

南泽雅子放回茶碗,沙都子拿起来,用热水涮了一下,又拿茶巾擦了擦。同时,波香也拿起了折据。折据现在只在波香、藤堂和若生三个手中没牌的人之间传递。折据中现在只有“雪”、“月”、“花”三张牌,三人必然各会抽到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