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部 紫光寺 第十九章(第2/3页)

马荣摸头笑道:“却也是,却也是。但会不会凶手系他们出金所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凶手才敢一无顾忌,险些儿坏了我性命。”

狄公莞尔,不接话头,又翻开第三枚纸片。

纸片上写的是“李玫”两字。

狄公道:“这层推想中我假设李玫与周氏原有勾搭。他两个获得邹敬文赍金到兰坊的消息后,便设计劫盗,动手的仍是米大郎。同样的推断,米大郎黄金到手后欺心变卦,背约赖账,被李玫、周氏除去。白玉或是发现了杀人的阴谋,或是察觉了两人的奸情。周氏手狠,提议灭口,李玫盗金心切,也甘愿舍弃。——今儿他来衙门一再表剖对白玉之忠贞,正可反证他心中有鬼,坐卧不宁。至于以后与你马荣的一番遭遇斗杀,便可圆满解释了。”

洪参军却面露难色,心中疑云浮起:“这李玫既与周氏有奸,又合伙盗金杀人,为何会昨日在老爷面前故意诋毁周氏。”

狄公又释:“这原可看作是欲藏故露,假露真藏,假假真真,施布疑阵,令我们不易察觉他两个的勾当。况且李玫他也纹丝木吐这盗金的内幕。周氏又恶人先投状,诬称吴宗仁首告了她,鸣冤叫屈,一味洗刷,其行迹真正可疑哩。——不过可疑的还有另一个女人。”狄公又翻开一枚纸片,纸片上写着的名字竟是“宝月”。

洪亮、马荣的眼中登时闪出惊奇的目光。

“这宝月虽是出家人,却也是一个十分可疑的人物。莫要忘记她原先的丈夫张银匠是猝发心病死的,他的猝死有无蹊跷先不去深究,值得疑心的是她住持清风庵正是在邹敬文御金被盗的十八日之后。这个时候挑选清风庵落脚,监视搜索紫光寺是最便利不过的了。这巧合十分重要,我们岂可轻易漏过。再有,马荣你古井遇险那夜,她正在我夫人的寿宴上。我一时大意提及你要去紫光寺勘查,记得她很早就匆匆离席回庵了,只推说是头疼厉害,又放心春云不过。”

马荣悟道:“原来如此,倘那白衣幽灵果是她,昨夜她便是设计害我性命了。——老爷,我此刻断来,那幽灵果真是卷入盗杀阴谋,必是害我,不会是助我的。清风庵离紫光寺甚近,宝月装扮幽灵最是便当。”

狄公又道:“宝月可疑,究竟只是个同谋协助,那杀人正凶或应是她的奸夫了。我甚而疑心张银匠正便是她与那奸夫使的手段弄死的。”

他翻开第五枚纸片。

“这第五枚上我写的是李珂的名字。”他又翻开第六枚纸片,

纸片上恭正写着“杨茂德”三字。

“杨茂德!”马荣不禁叫出声来。“他不是已经被人杀死了么?”

狄公笑了笑,又将“周氏”的纸片放到了“李珂”与“杨茂德中间。

“我们现来看看这三人的关系。前面我已说过,各种迹象判来,周氏与杨茂德可能有奸情。一个是闾巷市井不耐寂寞的淫妇,一个是学门败类,识字的谬种。他两个勾连更合情理。杨茂德腰阔背圆,颇有膂力,杀人越货,本非难事。米大郎藏金不吐,让杨茂德除后,杨茂德去紫光寺搜掘过多次,惜无所获。时日一长,他与周氏两个不免心灰意懒,渐次互起疑心。”

狄公将“周氏”又挪近靠“李珂”边上。

“周氏本水性扬花,惯会招蜂引蝶,卖弄风情,很快与李珂投合。——李珂当时与其兄李玫同住,李氏兄弟曾同去吴府拜谒,两头多有来往。李珂本是放浪不羁,罔视礼教之人,与周氏一回生,二回熟,眉目去来,很快便粘合作一处了。周氏心热得快,也冷得快,这边早搁下杨茂德不问了。并唆使李珂去紫光寺寻金子。

“杨茂德本不是善类,遇此耻辱,岂肯甘休?他找了李珂当面摊牌,挟胁要上告吴老先生。李珂佯装屈从,任其讹诈,却暗中用计,除杀杨茂德。杨茂德心粗,又唯恐藏金被李珂掘得,另一头顾着与沈三两个寺内搜寻,终于被李珂暗里狙击,一条绳索勒毙还切下头颅藏过。——不过,这周氏居中,李珂、杨茂德的渊缘又可翻倒过来,那么则是杨茂德设计,勒毙李珂了。”

狄公将桌上的纸片合拢作一叠,正要纳入抽屉,洪亮忽道:“老爷,还有最末一张哩,怎的忘了?”

狄公恍悟:“对了,对了,还有第七枚。”说着将第七枚翻开,上面却全是涂了黑墨。

“我曾在这上面写过一个名字,似乎便是紫光寺里那个幽魂的名字,后来我又用墨涂掉了。——也说不定又是一个死人的名字——我们撂下这七枚纸片不顾它了。今夜我要作出最后的判定,这个最后的判定还需一个小小的试验。”

马荣问:“不知老爷又要摆弄什么新鲜玩意,却做起试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