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2 我知道你的名字了(第3/6页)

随后一天早上,正在上班的我发现原来钢琴根本不是我脑中的意象。

我拿着佯装咖啡的毒液坐下。周围没人,我打开电脑,开始检查收件箱。里面都是些垃圾邮件——一条部门备注,通知大家最新着装规范,勒令全体警员不得穿瓜亚贝拉衬衣上班;一条童子军团长简讯,告诉我下周与科迪一起参加活动,别忘了带零食;三条某家加拿大在线药房的广告;两张暗示某种严重违法活动的传单;一封尼日利亚律师发来的信函,说我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还有一封邀请函,让我在一个杀人犯同好网站发表一篇鲜血飞溅题材的文章。一瞬间,我甚至有点儿烦恼该给这个谋杀爱好者网站写些什么。简直荒谬、令人费解,可我又莫名感到好奇。最后我没忍住,打开了邮件。

眼前一片空白,我心慌了半秒:是不是中病毒了?这时,屏幕上开始播放图像文件,鲜红色的动物血液飞溅在页面上,随后一滴滴流向底部。整个画面看上去相当真实,让我觉得非常不舒服。黑色的字母缓缓浮现在骇人的血水中,慢慢拼出我的名字。恐惧顷刻从我心头席卷而过。只见一道眩光闪现,几个巨大的黑体字出现在眼前:“找到你了!”

一时间,我就这么呆呆地盯着屏幕,做不出任何反应。黑体字逐渐隐去,我的生命也随之消散殆尽。找到我了,都结束了。不管对方是谁,打算做什么——都无所谓了。德克斯特完了。

接着一段文字出现在页面上,已经陷入麻木与无助的我强忍痛苦读起来。

“如果你和我一样,”上面写道,“也喜欢谋杀!”

好吧,我确实和你一样;你想说什么?

下面写道:

那没什么不对——你将在这里找到众多与你爱好相同的人!他们和你一样喜欢生活在迈阿密,这里总有新案件发生!迄今为止,跟进本地谋杀新案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儿。但现在,你可以轻松搞定一切!热带鲜血,激动人心的全新在线期刊,从专业角度带你审视时下谋杀案——每月仅需4.99美元!仅首批订阅者可享受该优惠!马上加入,勿待涨价!

后面还有不少,我没继续看。整个人完全处在庆幸与愤怒的夹缝里。庆幸的是这是一封垃圾邮件,愤怒的是刚才的感觉太糟了。我删掉邮件,然而就在我点下鼠标的一刻,笔记本轻响一声,我又收到一封新邮件,标题只有一个词“身份”。

我把鼠标移到这封邮件上,犹豫片刻。这事儿说不通,可发生的时机却如此有魔性——这个刚删那个便到了。当然,二者没有任何联系,只是表现出某种奇妙的巧合罢了。我打开邮件,猜测里面可能是介绍某种新奇产品的广告,防范身份盗用或者增强性能力什么的。然而“身份”这个词已在我脑海中回荡许久……只要一想起那位目击者,我就会琢磨它。我一直在思考他的身份,思考他是否知道我的身份。这会儿看见标题里出现相同的词,我不禁绷紧了神经。世上几乎不可能存在这样的联系,我的想法愚不可及,可事实摆在眼前,我没法儿不去看一眼。我打开邮件。

屏幕上出现一页单倍行距的文章,最上面一行的版头用特殊字体写着“幽灵博客”。版头字母呈灰色半透明,下面是浅红色的模糊镜像。最底下没署名,只有一个网址:http://www.blogalodeon.com/shadowblog。

噢,天赐极乐:原来是某个微不足道的匿名博主把我拉到他的收件人列表里了。这就是我近日扬名立万的代价吗?遭受半文盲键盘侠们的纠缠?我可不需要这个。我再次移动鼠标,打算删掉这封邮件——就在这时,我看见信上第一句话,霎时间一切归于冰冷和死寂。

现在我知道你的名字了,上面写道。

我盯着那句话,这一刻仿佛化为永恒。这等不合理之事的出现概率简直和临床上发生脑死亡差不多。可出于某种原因,我确信这句话说的就是我,确信这封信出自那位目击者之手。我凝视屏幕,眼睛或许眨了一两下,再做不出其他任何反应。最后我总算听见远方传来“怦”的一声响,意识到我的心跳在提醒我,我需要呼吸。我喘口气,闭上双眼,往大脑里吸入一些氧气,推动思绪。首先,我责令自己冷静下来,接着从逻辑角度提醒自己,这只是一封垃圾邮件,信上的内容很可能与我没有半点儿关系,也不可能来自那位目击者。

我又吸一口气,感觉好多了,然后睁开眼。那句话仍在上面;依然写着,“现在我知道你的名字了”,后面依然有一整页文字。但我自豪地发现自己已经冷静下来,我只需大致扫一眼上面说了什么,就能迅速证明该博客与我没有半点儿关系。我只要随便读一两行,我就能认清自己现在就是个偏执的白痴,就可以继续平静地喝我那杯廉价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