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页)

他是霍华德·马克斯中校。

是隶属于英国情报机关的“情报头子”之一。

现在他或许已晋升为上校或准将,但无法从他的穿着推测其真正的军衔。

不管怎样,明白敌人的真正身份后,伊泽反而安心不少。

接下来将是谍对谍的交易。

谍报员培训学校第一期。

伊泽和男在通称“D机关”的学校里所受的各种训练中,包含了“被敌国情报机关俘虏时的对应方式”。

“潜入敌阵的间谍身份暴露时,就意谓他在该国的任务失败。”

自己亲自上台授课的结城中校,暗淡无光的双眼环视着学生。

“这当然不是我们乐见的结果。不过,不可能有绝对不会失败的任务。倒不如说,任务失败时的对应方式才是真正重要的。举例来说……”

结城中校这时突然停顿了一会儿,嘴角讽刺地歪了一下,接着说道:

“现今的陆军那班蠢才完全没有预先设想自己的作战或任务失败时的情况。他们总是抬头挺胸地说:‘我们的任务绝不会失败。万一真走到那一步,我会壮烈成仁。’真是蠢到极点。死,一点都不难,谁都办得到。问题是,死并不能负起失败的责任……”

不只那一次,结城中校总是动不动就说:

——杀人和自杀,对间谍来说,是最糟糕的选择。

“死往往是世人最关心的事。平时要是有人丧命,一定会吸引周围人注意,警方也一定会出动。对理应是‘隐形人’的间谍来说,一旦暴露身份……不,只要是引来周围的注意,就意谓任务已经失败。”

因此,对间谍来说,“死”是最该避免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也是日本陆军对D机关最忌讳的原因。在以杀敌或自杀为前提的军队组织中,间谍的存在终究只是误放进箱里的烂苹果,也是会害周围的苹果跟着腐烂的异物。

“不过,就算你们被敌人俘虏,受到拷问,也不必害怕。”

结城中校神色自若地说明个中理由。

人可以感觉到的痛苦有其极限。当痛苦超越极限,就会失去意识,封闭感觉。会彻底击溃人心的,不是痛苦,而是对痛苦的恐惧和内心的想象。只要克服对痛苦的过度恐惧,拷问根本不足为惧。

除了结城中校,就算其他人说同样的话,也完全不具说服力。可是……

结城中校当年潜入敌国时,被同伴出卖,遭到逮捕,遭受严苛的拷问。尽管当时他失去了一部分身体,但仍乘机逃出敌营,将重要的机密情报带回国内。此等功绩,令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带有不容质疑的真实性。

“只要心脏还能跳,就要想办法逃脱敌营,带回情报,这是诸位的使命。为了做到这点,你们需要的当然不是意志力或大和魂这些教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结城中校以仿佛会看穿人心般的冷峻眼神,环视在场每个学生,接着才切入正题。

“你们需要的是被逮捕接受审问时的应答技巧。这才是你们得事先学会的东西。”

伊泽在D机关学到的技巧如下。

——不管是何种情报,随便就告诉敌人,并非上策。一开始要否认一切罪状。如果当场认罪,反而会引人怀疑。

D机关从刚被逮捕时该如何对应开始教起。

——要刺探出对方掌握了多少情报。别自己主动说,让对方开口。如果对方很快便动用暴力,反而表示他们没什么证据。

——激怒对方,然后以屈服于压力的样子,缓缓说出情报,才能取信于人。

——始终都要伪装成是审问的一方查探出情报的模样,因此要故意说得很琐碎,让对方混乱。某些部分要故意推说是忘了,保留不说。

——审问者往往都会跃跃欲试地想要进行“推理”,所以要若无其事地提供看似微不足道的模糊线索,或是乍看之下摸不出头绪的提示,让对方当成进行推理的契机。如此一来,对方一定会上钩。

——审问终究是语言的交锋。既然对手想获取情报,我方就要制造让对手取得情报的机会,绝不要放过机会。

D机关教导学生假想针对各种审问的应答技术,同时也训练学生将这些技术转化为自身“血肉”。

(没想到真有加以实践的一天。)

伊泽在内心微微叹息,但他旋即佯装若无其事,望向马克斯中校。

审问长达一周。

所幸他未遭到粗暴的对待,身为“俘虏”,他的待遇还算差强人意。

在接受审问的过程中,伊泽确认了几件事。

对手知道哪些事情。

不知道哪些事情。

想知道哪些事情。

误会了哪些事情。

令伊泽意外的是,敌人还不知道他被逮捕前,在格兰饭店见面的那名同伴。

“……应该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