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血瓶的秘密(第2/3页)



老黑的罪行是板上钉钉,无可辩驳的,但有一些谜团却无从解开。

首先是提供货源的上家。据老黑说,这个神秘的供货者始终没有出现过,他们之间的联络一直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供货者先是提供了货物的照片和录像资料,并且告诉老黑在缅甸一带寻找下家。在他的指点下,老黑顺利地找到了有意购货者,即那个黑矮的缅甸男子。一个小小的瓶子,缅甸人居然开出了一百万美元的价格,并预付了百分之三十的定金。老黑立刻接受了供货者五百万人民币的开价。然后双方仍然通过不见面的方式完成了物款交接。所以直到被捕,老黑不但说不出供货者的真实身份,甚至连这个人到底是男是女都说不清楚。

另外的谜团便是关于那个瓶子的。瓶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值那么多钱?瓶中的血液怎么解释?缅甸人的恐惧源于何处?这一切老黑都毫不知情。罗飞只能把瓶子送往文物鉴定中心,期待能通过专业人士找到其中的答案。好在这些并不会影响到案件的定性,老黑很快便受到了法律的公正裁判,罗飞在繁忙的工作中也渐渐忽略了对这些细节的追寻。

可现在,罗飞却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些问题。因为他清楚的记得,那个破裂的瓶子,和岳东北提供的“血瓶”图样,从外观上来看是完全一致的。

最近的几个月里,对这个“血瓶”研究最多的人,无疑便是文物鉴定中心的朱晓华副主任。接到罗飞的电话后,他就一直在办公室里等待对方的到来,和罗飞相比,朱晓华此时的心情无疑是非常愉快的。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有人要赶上门听你讲述研究成果,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美妙的事情吗?

罗飞和周立玮到达之后,三人间没有做太多的寒暄,很快进入了正题。

朱晓华看起来四十岁上下,身材高大,体形微微有些发福;圆圆的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透出几分憨厚的神态。在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长方形的小玻璃盒,里面盛放的正是罗飞刚刚提及过的那个瓶子。

朱晓华把玻璃盒拿起来展示了一下,笑容可掬地说道:“罗警官,你们俩就是为了它而来的吧?这几个月来,我在它上面可费了不少心呢。”

“我可以看一看吗?”周立玮走上前,指着盒子说道。他应该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神秘的瓶子,目光专注而锐利。

“请随意。”朱晓华大大方方地把盒子递了过来,“这个东西是看不坏的。它用一种非常特殊的材料制成,极为坚固,即使被子弹击中过,也只是裂了一条缝而已。我们把它放在玻璃盒子里,完全是为了存放时的方便。”

周立玮把盒子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果然,瓶子仅在子弹击中处出现了凹塘和裂纹,整天形状仍然保持着圆润的纺锤形,并且闪烁着一种黝黑的神秘光泽。从外形上来看,这的确和岳东北留下的复印纸上的那个瓶子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我判断的没错,您的研究应该是有所成果了吧?”在周立玮蹙眉思索的工夫,罗飞对朱晓华说道,对方看起来是个子的人,心中的喜怒哀乐全都能在脸上看个清清楚楚。

“是的。”朱晓华兴奋地回答,“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文物。从时间上看,它应该是制造于三四百年之前。”

罗飞和周立玮对视了一眼,这个时间和岳东北的叙述是吻合的。

朱晓华没有注意到听者的反应,自顾自往下说着:“它在很多领域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些领域包括历史、文化、民族,乃至巫术、铸造等等。如果不是因为你的那一枪,它真可算得上是近年来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了。”

朱晓华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语气中的遗憾之情是显而易见的。罗飞受到他的感染,禁不住有些愧疚:“当时事发突然,我仓促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瓶子出现了破损,确实非常可惜。”

朱晓华不以为然地摇起了头:“不,不,破损倒是其次。其实这瓶子只是一个容器,它里面盛放的东西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嘿嘿,来自数百年前的高度保鲜的人体血液,这将在医学、考古、生物等领域引起多大的震动啊!”

虽然亲眼见到过从瓶子里渗出的“鲜血”,但终于从专家口中得到印证,罗飞心中还是多少有些震愕:“是吗?那些鲜红的液体真的就是血液吗?那又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呢?”

“这就是这个瓶子的神奇之处了。它的材质和铸造方法也许将成为不解之谜。但可以确定的是,瓶子铸造完成后,形成了一个完全密闭的真空,具有极好的保鲜功能。当然,瓶子破损后,这种功能也就完全丧失了。你们把瓶子送到我手中的时候,又耽误了一段时间,那些血液早已留尽干涸,各方面的价值都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