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6/9页)

床右边。排着一架新式的全身镜橱,镜旁边有一架特制的书橱,图书满架。靠东背窗,有一架大型钢琴,还有一架落地式收音机。房中间排着一张大理石圆桌,四张大理石圆椅,看来为着下棋而设。西面排着一套花色沙发,正南临窗放着一张大型写字桌,整块厚厚的玻璃板盖住桌面,深绿色的绒面上面,镶着丽丽在不同场合、不同姿式的影照。桌前放着一张沙发靠背自动椅。

房里最引注目的是,压在玻璃板正中的那张黎丽丽的放大彩色玉照,妩媚动人,散发出酥人骨髓的魅力。程科长几次怀疑是林映雪的照片,因此联想翩翩,木立好久。

小梅沏了一怀香茗,端到他的面前,很有礼貌地对他说:“程科长,请喝茶!”

小梅的叹声把他的灵魂从回忆中招回来。他一边接过香茗,一边向小梅微笑,随手拉着小梅,坐在沙发上。

小梅天真无邪地对程科长说:“看来你很喜欢我家小姐,但是你为什么过去都没来这里?”

程科长笑着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喜欢你家小姐?”

“因为你站在小姐的照片面前,望得出神。不过到这个楼上的客人,不论是老的、少的,都会被这张相片吸引住的。但是,他们所得到的代价都没有你大。”

“代价,什么叫代价?”小孩子讲大人话,程科长不禁笑起来,他满有兴趣地逗说。

小梅没有回答,她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起到书橱前面,打开玻璃橱门,蹲下去,拉出橱下面的抽屉,拿出厚厚一大本精装相簿。捧着它,走到程科长面前,两脚并拢,双手递上,稚气地笑说:“喏,这是我家小姐的心血,你一看就明白了。”

程科长接在手里,端详一下,这是一本最新型的大相簿,外表十分美观,厚度两英寸,价值两钱金子。

他怀着好奇心,立即翻开它,想不到扉页上竟贴着他的一张最得意的四寸美术照片。他怔住了:“这张照片为什么会到她手里?到底她是从哪里弄来的?”真是不可思议!他一直翻下去,里面贴的不是相片,整本却贴着他几年来破案事迹的文章,是从各种报刊杂志和画报里面的集而来的,内容十分丰富,比他自己剪集的还要完整得多,而且贴的技巧很艺术性。

要搜集这许多材料,实在不容易啊!他掩卷惊叹,感激之情无以复加!

小梅在旁边插嘴说:“为了收集这本材料,我家小姐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时间,她好像集邮的爱好者一样,为了一张珍爱的邮票,千方百计,到处寻求。看来她对你十分好感!”

程科长报之一笑。

他很想进一步了解黎丽丽近年来的社交情况,便趁这个机会,探索她内心深处的奥秘。

因此,对于她来往的信件,检查得十分认真。这些信,多是歌迷写给她的,信的内容。几乎都是赞美和向往,没有一封能够达到所谓“情书”的资格,可见她还没有“恋人”。还有几大束信件用绳子捆着。放在柜子里,看来已经被归档了。

经过一番检查之后,程科长开始坐下来和小梅做轻松的漫谈。谈话中,他了解到小梅的身世。她原籍无锡,迁居南京不久,父亲是个小职员,母亲没有工作,兄弟姐妹很多,她念到初中一年级,就无力上学了,由一个亲戚介绍,到黎丽丽家中当佣人。黎丽丽待她很好,平常教她读书,她今年才十四岁,已经有初中三年级的程度了。她长得很可爱,一对清澈如湖水的眼睛,影映出她内心的纯洁和灵气,虽然她童心未泯,但是对主人却耿耿忠心。

关于黎丽丽的情况,她说得很清楚。黎小姐性情柔和,喜欢恬静。她对唱歌职业很感兴趣,每天清早起来练嗓子,经常对着镜子不厌其烦地纠正自己的姿势、动作,一举一动,一招一笑,都融进歌中。

平常来访的人很多,多半被拒于门外,婉言谢绝,凡是接见年轻的客人,她都要小梅相陪,寸步不离。她很爱清谈,与她交谈的多是社会上德高望重、有才学的长者。她还有一种嗜好,很高兴到处游览,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一般都游过。前三个月,因为到清凉山扫叶楼游玩,险些发生了意外。从此之后,她怕了,任何僻静的地方,她都不敢去。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呢?小梅不明底细,无法奉告。

她的生活很有规律,平常情绪一向很好,不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想不到最近一个星期,突然来了一个人,他自称是报社记者,跟丽丽小姐单独谈了很久,最后拿出一张相片给她看,她看后脸色遽变。这个记者走后,她就开始心神不定,不思茶饭了!终于在前天晚上了了大量的安眠药自杀。

“这个记者长得怎么样?”程科长打断小梅的叙述,显然,这个记者引起了他极大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