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是英雄(第6/7页)

莫妮卡代替我回答,“这里是古英雄的家吗?”

“是,但英雄在两年前就去世了。”

妈妈悲伤地说出了儿子的噩耗,虽然已时隔很久,想必同样的话也说过许多遍。

而我的心里仿佛被捅了一把刀子,真想立刻就对妈妈说:“不,儿子还活着!妈妈,我就是你的儿子,我就是古英雄!”

但现在还不能这么说,只能照刚才准备好的台词说:“阿姨,我是古英雄的小学同学。几年前我出国留学了,一直没有和古英雄联系。最近我家里有长辈去世,紧急赶回国内,才听说古英雄前两年出事了,所以特地来看望你。”

“哦,是英雄的同学啊,那快进来吧。”

我和莫妮卡小心地走进房间,妈妈看着她说:“这是你的外国女朋友吧?真漂亮。”

“阿姨,我是华裔。”莫妮卡顺势拉着我的手,“我陪他回国来看他的父母。”

“真好,你们真好啊,英雄如果像你们这样就好了。”

妈妈话语里仍带着遗憾与悲伤,也许我的小名就叫“英雄”,她把我这么从小叫到大的?

又是二室一厅,但比高能的家小,而且是底楼,采光也不太好,狭窄的天井射入微弱的光线,似乎永远不见天日。家里的摆设都很旧了,看得出是普通人家,连家用电器也是许多年前的,但收拾得非常干净。

看来古英雄家里要比高能家里更平凡更普通。

妈妈客气地招呼我们坐下,倒了两杯热茶,还亲手削了两个苹果。

紧张地吃完苹果,我才小心地问:“阿姨,你还保留着古英雄的房间吗?”

“当然。”

她领我们推开一间房门,是个不到十平米的小间,只摆着一张床和一台电脑。

“他的房间一直保留着,虽然我每天打扫一遍,但从不会动他的东西——英雄就是在这间屋子里长大的。”

我是在这个房间里长大的?

手指剧烈地颤抖,莫妮卡紧紧抓着我,因为我看到了张雨生!

不是张雨生死而复生,而是他生前的专辑海报。

没错,这就是我的房间!

我的房间里贴满了张雨生的海报,从《大海》到《我的未来不是梦》再到《口是心非》,从1991年到1997年,熟悉的面孔和歌名碎玻璃般扎进我的眼睛。走到古英雄的电脑前,发现架子上有许多张雨生的CD。在这间平凡普通的房间里,张雨生构成了最独特的装饰。

“你不知道吗?”妈妈指着墙上的海报说,“英雄从小就喜欢听张雨生的歌,1997年张雨生去世的时候,英雄哭了整整一个星期。以后每年的张雨生祭日,英雄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模仿他的声音唱歌。”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

拼命压抑心里的激动,尽量保持表面平静。是的,我当然知道,因为这就是我真正的自己!藏在潜意识的最深处,即便丧失全部记忆,唯独能保留下来的,却是张雨生的歌!我根本不需要任何练习,只要音乐响起就能唱他的歌,模仿得惟妙惟肖。因为,那是我以往二十多年生命中,一个最重要的青春印记!

此刻,看着妈妈的眼睛,我读到了她心里的话。没错,她没有说谎,她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

我就是古英雄。

确凿无疑!

我找到了自己,这里是我的家,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眼前的人就是我的妈妈,她却以为我早就死了,儿子站在面前都不认得——因为我戴着别人的脸。

该死的自己!我真想抱一抱妈妈!

看到床头摆着一个相框,里面有张年轻男子的照片。

妈妈把相框放到我手里说:“这是英雄二十二岁生日拍的。”

照片右上角还有拍摄时间:2004年7月14日。

按照这个时间推算,那么我的出生年月就是1982年7月14日。

7月14日。

1789年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

我的生日仅仅比高能晚十天,他是1982年7月4日。

古英雄与高能的生日分别是法国与美国的国庆日。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古英雄长什么样?

我有些失望。

照片里的人并不是什么帅哥,而是个相貌平平的年轻男子,实在看不出有哪点“英雄”的气质?只有古英雄的眼神,在照片里闪烁着什么,好象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

这是我的眼睛。

华院长可以给我换脸,但他不能更换我的眼睛,更无法改变我的眼神。

就连妈妈也看出这点了,她指着照片说:“看,你和英雄的眼睛有些像。”

又是那片水。

黑色的天空,黑色的森林,黑色的水,还有,黑色的我。

十五岁的少年,瘦弱的身躯,单薄的衣衫,渐渐走入冰冷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