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仙游去 6(第3/4页)

汉阳公主终于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却又不敢相信。她问:“皇兄选中了谁?”

“永安公主。”

汉阳公主死死盯住皇帝,胸脯起伏不定。

皇帝耐心地解释:“永安公主也是朕的同胞妹妹,朕与你一样不舍。但她的年龄、身份,乃至性格,都是最合适的人选。朕会竭尽所能为她操办,绝对不让回鹘轻视她。再说……据朕所知,保义可汗的为人并不差。”

“自然不会比于季友更差!”她在冲动中一言即出,随即便看到皇帝脸上剧烈的痛楚。汉阳公主立刻后悔了,心头好似有一把刀在剜,生疼生疼的。

片刻的寂静之后,她听见皇帝说:“此事,朕已经作了决定。今天告诉你,是想请你帮忙在皇太后面前隐瞒,不要让她知道,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烦恼。”

“这怎么可以……”

“可以的。”皇帝的语气变得阴郁而冷酷,“这么多年来,皇太后那里多亏有公主照应……你是在帮朕尽孝,也是在为大唐尽责。”

汉阳公主沉默。

皇帝又朝她缓缓地点了点头:“另外,朕将命裴玄静去青城山求仙。”

汉阳公主的心猛地一沉:难道他知道了?他知道什么了?绝对不可能啊!

皇帝凝视着她,她也回望皇帝。这张脸和这双眼睛,是汉阳公主从小就熟悉的。她一直不知该如何形容他的目光,直到永贞元年末的那个严冬,在大明宫中见到松枝上垂下的树稼时,汉阳公主一下子就明白了,兄长的目光正如那闪着浅蓝色光芒的尖锐冰柱。你根本无法预测,下一刻它会扎入你的心脏,还是化作一摊清水。

虽然觉得难以置信,汉阳公主还是意识到,皇帝在和她谈一个交易。

这样的交易在他们家中并不少见。也可以说,自出生之日起,他们的人生就被放在了权力的市场上掂斤拨两。所有的买卖都在至亲之间进行,才显得更加讽刺和残酷。

此时此刻,汉阳公主也终于懂得了,皇帝为什么在几个月前突然决定下嫁襄阳公主。永安公主和襄阳公主都为王皇太后所出,是他们的同胞妹妹。永安公主年长,襄阳公主年轻,本来应该先嫁永安公主才对。但是人所共知,皇帝更疼爱最年幼的襄阳公主。也就是说,他早在那时就开始布局了。

所以她无从选择,必须接受这个交易。

汉阳公主霍地站起身来。

皇帝诧异地望着她:“怎么,你要走?不是说好了一起用晚膳的吗?朕已经让他们准备了。”又温和地补充道,“你我兄妹多久没有共饮过了?”

“我……去太液池边逛逛,就来。”

汉阳公主走出自雨亭,皇帝依旧一动不动地坐着,许久,才道:“你上前来。”

汉阳公主所带的宫婢皆随侍而出,只有一名留在自雨亭,听见皇帝吩咐,垂首上前跪下。

“把头抬起来,让朕看看你。”

郑琼娥抬起头来,目光朝皇帝的脸上轻轻一瞟,旋即又楚楚动人地垂下眼帘。

皇帝却看得有些入神了:“在兴庆宫过得还不错?”

郑琼娥叩首:“皇太后仁慈。”

“哼。”皇帝微微一笑,“皇太后还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吗?”

“是。”

“是清醒的时候多,还是糊涂的时候多?”

郑琼娥迟疑了一下:“其实,皇太后清醒的时候一味沉默,几乎哑口无言。糊涂的时候,倒会说一些话。所以我觉得,两样都差不多。”

“她说些什么?”

“也没别的,大多是在念佛经。”

“什么经?”

“我不懂是什么经。”

“念几句给朕听听。”

郑琼娥的声音微微颤抖:“汝付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

皇帝接着念道:“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绵。这是《楞严经》。”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吧,曲无双究竟是怎么死的?”

“是、是贾桂娘推下楼致死的。”

“原因呢?”

郑琼娥抬起头,惶恐地回答:“陛下,我真的不知道。”

“算了,你不说朕也清楚。”皇帝道,“只告诉你一件事,曲无双是朕安排到皇太后身边去的。所以,你在兴庆宫也要处处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

郑琼娥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哆嗦。

“陛下。”她怯怯地叫了一声。

“唔?”

“十三郎……在这里吗?我可不可以见见他?”

“见他?”皇帝似乎一时没反应过来。

郑琼娥的口齿瞬间变得流利,显然这番话已在她心中盘算多时了:“是,只要陛下将十三郎召来即可。我躲在帘子后面看一眼,就看一眼。”

由于激动和紧张,郑琼娥的双颊飞起两抹红晕,衬着如烟笼水的双眸,顿显娇艳无匹。皇帝不觉紧盯着她看,郑琼娥竟也大胆地回望过去。两人的目光交缠在一起,犹如无形的绳索越绕越紧。忽然间,皇帝把目光硬生生地抽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