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页)

“也许,他当演员的出身,经常背台词,练出一副了好记性呢?”马笑中说。

“哟!”郭小芬笑了,“难得你……聪明一回。”

马笑中大怒:“和谐社会了,不带这么骂人的!”

“我也想过,李家良是演员,记忆力比普通人好……”郭小芬的声音骤然低沉,“但是,你明白吗?那个家给我的感觉是:他记录过,但是也注意小心翼翼地清除掉了每一点记录过的痕迹。”

马笑中问:“这是为什么?”

郭小芬摇摇头,“这次的受害者,大都是健一公司的人,唯独李家良是一个外人,也可以看成一个异类。有物证显示:他是被蒙健一的保镖蒙如虎用刀杀死的,所以,我怀疑他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可惜他和亲友疏于联系,他的侄女也是一问三不知。倒是有个叫雷抗美的老医生来吊唁过他,像是他很好的朋友,可又在灵堂上大骂他是个浑蛋……”

“老雷?那可是个牛人!”马笑中大叫了一声,吓了郭小芬一跳,“你认得他?”

马笑中说:“这几年虚假保健品的事儿多了,消费者和商家打架,经常闹得我们警察出来维持秩序,渐渐就听说了老雷的大名……天不早了,咱俩找个地方,边吃边聊。”

正好路边有家沙县小吃,二人进去依窗落座,要了柳叶蒸饺、老鸭汤馄饨什么的。

马笑中拿起筷子说:“老雷是搞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他可不是那种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忽悠人的骗子,正经的科学家,腕儿很大,脾气更大,专门和那些虚假保健品过不去,拆他们的幌子,揭他们的老底。不过,要说我真正了解他,还是因为咱妈得了糖尿病——”

郭小芬一愣:“我妈几时得了糖尿病?”

马笑中连忙解释:“我说的是我妈,这不显得咱俩亲热吗?”

“你妈就说你妈,别跟我瞎套近乎!”郭小芬杏眼一瞪。

“好吧好吧,将来是咱妈,现在还是我妈……”马笑中一副哄女朋友的口吻,“我妈天生就是个爱吃的人,年龄大了嘴更馋了,自打得了糖尿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还得按时吃降糖药,见天价跟我嚷嚷要寻死……后来她看了报纸上的广告,健一降糖南瓜含片,说是保健品,根据《本草纲目》里的宫廷秘方研制而成,无毒副作用,服用半年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就买了几个疗程的,天天吃,把药也停了。后来她老觉得腿脚肿胀,我带她到医院挂了个专家号,刚好是雷大夫接的诊,说是血糖控制不好导致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早期,多亏来得及时,不然就得截肢了,再一听她停药了改吃保健品,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说我妈老糊涂了,找死……那话别提多难听了,但是马上给她做了个小手术,术后我妈腿脚立刻就松快了。”

喝了两口汤,矮胖子接着说:“我妈那人,典型的北京老太太,说好听点儿是热心,说不好听就是事儿多,治好了病不就完了,嘿,非跟老雷掰扯,说满街都传吃南瓜保健品能治好糖尿病,你们当医生的既然知道是骗子,为啥不言声儿呢?老雷就留了心,花了两个月收集各种南瓜保健品的宣传材料,厚厚的一大摞,然后开了个新闻发布会,当众总结了这些宣传中的三大骗局——”

“三大骗局?”郭小芬把一只柳叶蒸饺含在两瓣红唇之中,问道。

马笑中看得一呆,咽了口唾沫接着说:“是啊。这第一骗嘛,不是所有的南瓜降糖保健品都说是根据《本草纲目》里的宫廷秘方研制的吗?老雷把《本草纲目》翻了个遍,根本就没找到,倒是找到一句说吃南瓜多了容易发脚气的。”

郭小芬扑哧一笑:“糖尿病在中国古代叫消渴症,《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个人著述,哪里扯得上什么宫廷秘方?这一听就是假的。”

“第二骗。南瓜保健品的宣传中,说日本北海道有个夕张村,盛产南瓜,每个村民都经常吃,所以那村里没人得糖尿病。老雷为此专门去了趟夕张,发现那里就是个煤城,盛产甜瓜而不是南瓜,当地的糖尿病患者也并不比其他地方少。”

郭小芬点点头:“老雷还真认真……不过,关键还是要检测南瓜到底有没有降血糖的功效。”

马笑中一拍大腿:“对啦!这就是老雷揭发的第三个骗局。一种食物,糖尿病人能不能吃,关键要看一个叫血糖生成指数的——我那会儿都成专家了,天天拿着个对照表,算餐桌上哪盘菜哪碗饭超标了,让我妈忌口,算得她直想抽我——如果生成指数在55以下,糖尿病人基本都能吃。如果为55到75,就得控制了,75以上的,对不起,您就得少吃甚至不吃。老雷检测了南瓜的血糖生成指数,你猜猜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