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前路漫漫(第3/3页)

甚至先皇还打了实例,说起被儒生推崇至极的圣人。

比如说儒家的始祖孔夫子,他的思想的确是有闪亮的地方,但所做过的事情都称得上是圣人,那是明显在夸大。

事实上,孔夫子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加理论家。

但他一生中为官的时间,并不怎么长,甚至因为和国君理念不和的原因,不得不离开故国。

所以说四书五经更多是理论,毕竟要联系实际,才能知道是好?是坏?

皇帝登基之后,知道对儒家必须支持,因为这是基石。

但真正皇朝要走下去的话,那么兵家、法家、纵横家的精华都要有,集百家之长。

幸而因为李哲轩一案,拔了萝卜带起泥,朝中大臣们不少人都是自身难保,没有心情和皇帝对着干,所以皇帝的想法竟然开始实行。

当然皇帝也知道自己的行动必须一步步来,所以改的并不多。

而余颖这时候正盯着李家,因为李家的事犯了之后,皇帝就派人把其他李家人都抓了回来。

其实李哲轩所在的家族,一直没有分家,人口也不少,当官的人也有。

但大部分李家人,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毕竟古代社会交通不发达,所以就是有时候他们一家人十几年不见,也是有的。

那么他们是真的有人不知道其中的猫腻,还一直以为李哲轩的妻子,就是名正言顺的萧大娘子。

等到被抓起来,才知道还有这一说法,不少人心里就一凉。

不少李家人知道萧家所告的说法后,气得要炸了,说什么不能分家,好吗,现在让人一锅端了。

于是和李哲轩父母一辈的李家人,就追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而李哲轩父母他们两个现在也是心惊胆战的,其实这整件事,是蚨嫣然开的头,然后李哲轩同意,等到弄死原主后,才禀告两个老的。

只是那时候知道也晚了,他们只能是帮着儿子掩饰,打算把整个事情都掩住,绝口不提。

甚至李母还打算找人,想要镇压原主的灵魂,在她看来,既然萧大娘子已经嫁进李家,不管是人,还是鬼,都是李家说了算。

说起来,当初萧家不给儿媳嫁妆里的出息时,李母还想着闹一场,还是李父知道,自家怎么说是理亏,而且李哲轩也知道还是不要招惹萧唯松,就装作不知道萧家的动作。

而今被抓了起来,李母是勃然大怒,在嘴巴里骂骂咧咧的。

于是不少李家人知道之后,感觉羞愧至极。把人家大娘子给弄死了,还想着要死人的嫁妆出息,这脸都多大?

怨不得李哲轩、蚨嫣然他们两个人敢这么干,原来根都在这里。

于是很多李家人都要分家,就是死了也不愿意和李哲轩父母一个宗里。

事实上,皇帝曾经问过萧唯松,是不是打算弄死所有的李家人?

萧唯松并没有这种想法,反而希望把那些根本就不知道的李家人,从事件里摘出来,毕竟人不应该为从来就没有做过的事背锅。

就如同曾经的萧唯松,明明算是一个普通人家,却总是有人用出身攻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