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韦氏的心思(第2/3页)

后来妾侍纷纷有了儿女,陈大人的钱就变得紧巴起来,因为生的儿女太多,最终他就只能把自己的俸禄,都交给正室夫人韦氏,但其实的外财都留了下来。

可俸禄才多少?

京城的各种花销又多,另外吃的、穿的、用的,太寒酸的话,怎么在贵妇圈里活动?

幸亏刚开始嫁给陈大人的时候,韦氏攒了一笔钱财,后来到京城里,再做了点生意,才撑起一个有些体面的家来。

当初韦氏留下王氏,就是为了借腹生子,但没有成功,没有儿女在手,韦氏自然不能问夫君要钱,也没有攒出更多的钱财。

对于这一点,韦氏是不爽的,感觉夫君给的钱财太少。

要不是韦氏盘算了一下,要是现在的夫君死了,他的儿女还小,那么她这个做了寡妇的人,自然不好和别人联系,最好的结局就是进庵堂。

那么,韦氏她说不定出手解决了现在的夫君。

另外那些小崽子也一个都逃不掉,可是韦氏抽不出手。

毕竟韦氏找到新的发泄点,于是她一点点开始设局,然后萧家开始倒霉。

可惜的是萧家竟然挺过了一次次算计,这令韦氏更加注意,更加想要弄死那一家人。

可韦氏毕竟就是一个女人,所以她的手段也往往只能从后宅动手,另外就是借用外人的力量,最终一次次落空。

后来韦氏在和交好的人家那里,知道萧家回京城,心里就有些不安稳。

而且更令韦氏担心的是,萧家到了京城之后,就和李家是一刀两断的样子,这让韦氏心里警声大作,按说亲家之间,应该是互助的关系。

但现在一副根本就不稀罕搭理李家的样子,不得不令韦氏多想,当初她派人送信的时候,萧家一点也没有做什么动作,为什么现在又仿佛知道了什么?

扼腕啊!韦氏后悔当初就不再管李家的事情,不知道最新进展。

毕竟韦氏一想到,让蚨嫣然狸猫换太子的主意还是她出的,她怎么能不担心?就怕查到她这里来。

等到知道吏部发出调令,让李哲轩一家人回京城之后,韦氏感觉到了危险,怎么办?

如果他们回来,必然去萧家,是否瞒过萧家人都是个问题?

韦氏不想死,虽然活在世上有些累,但韦氏还是不想死。

那么只能是李哲轩他们死,只要他们死了,那么萧大娘子被调换这件事就没有人知道。

最后韦氏盘算了一下自己的私房,实在是没有雇佣高手的钱,最终还她是咬咬牙卖了一些心爱的东西。

然后出了一个高价,收买了一个江湖上的人,准备李哲轩、蚨嫣然回来的时候,直接下手烧死他们。

结果韦氏收买的人,加上李哲轩、蚨嫣然他们,就是被皇帝派的人,直接给全部救下,然后带走。

而韦氏一直盼着那个人的好消息,结果等来等去,就如同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什么消息就失去了,就连李哲轩、蚨嫣然的消息也没有,仿佛他们消失没有人注意。

这一点让韦氏有些惊慌,但最终她还是硬撑着。

毕竟收买人的时候,并不是韦氏亲自出手,她应该没事的。

等到李家出事,韦氏就没有打听出来什么消息,于是韦氏以为萧家的人没有查出来。

只是到了上公堂听到府尹大人的话时,韦氏感觉到了自己还是冲动了,早知道什么都不管就是。

不过韦氏也知道一件事,自己到底是意难平?还是要做。

韦氏这时候的眼睛中跳跃着光亮,更多是兴奋,真的是值得注意的对手,萧家的人真的是很值得对上。

但现在的情况,不得不让韦氏打起精神来,因为事态要比她刚开始的设想要难办。

于是韦氏微微皱眉,一直装作回忆过去的她终于摇摇头,说:“大人,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我想了一下,没有写什么纸条。”

“狡猾!”张大人以及后面的官员听到韦氏的回答,同时在心里说。

如果韦氏要是马上一口咬定没有写,那么明显就不够聪明,毕竟时间过去的十多年,一时间是无法确认,所以这样子思索一阵才是正常人。

但是大堂上所有的官员,心里对韦氏的怀疑都有所加重。

毕竟能出那种主意的人,绝对不是笨蛋,可以侧面证明,这位韦氏心思很是深沉。

而且为了实施计划,也应该是废了不少劲,买凶之人,应该也是她。

“没有写什么纸条?那么这张纸条是怎么一回事?”张大人也不客气,举起放在一旁的纸条问道。

韦氏不由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那张被折叠过的纸条,就是她在心里有所准备,但是却没有想到王氏阳奉阴违,竟然出了这个大纰漏。

于是韦氏有心想要否认,可以说不是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