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准备(第2/3页)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其他人睡觉的时候,那个好几天不见动弹的人会爬起来,放了一场大火。

他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很后悔当初自己做得太过分。

于是,他们连滚带爬地逃出来。

那个四处放火的人,竟然并没有跟着跑。

而且进入她自己的寝宫,把那里也点上,在关上门的那一刻,那一张苍白消瘦的脸一闪而过。

而他们看到这里,吓了一跳。

苍白如鬼的脸,以及那种平静中带着死气的眼神很可怕。

让他们不敢多看。

他们拼命跑出火场后,想要逃走。

却发现,偌大的皇宫竟然没有他们的藏身之处。

他们依旧是坤宁宫的人,跑到那里,都改不掉自己的出身。

甚至有聪明点的,知道他们没有好下场。

而后皇帝在审讯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已经串供完毕,一口咬定是皇后放的一把火。

当然这一点,他们看错,真正放火的是阿一。

当然,那时候的阿一是变化成原主的样子,行动间也是一直摇摇欲坠,就是皇帝在场也看不出来其中的差异。

那么他们看错,是很正常的。

而最终皇帝是大怒,把那些人统统打死。

因为他们的责任就是照顾好皇后,即使她已经被封宫,但那时候的她依旧是皇后。

所以,他们为什么不跟着一起死?

那些人就这样被炮灰掉。

不过,听了他们的供述,对于皇后的死活,皇帝心里的感觉,是死的可能性加大。

后来,皇帝终于放弃找寻有可能活着的前皇后。

但廖家人还有可能活着念头,还是存在着。

在皇帝看来,就是廖家有一只漏网之鱼,也没有什么大碍。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有啥可怕!

等到立后大典举行时,他就放弃了追查廖家人。

跟着出事后,皇帝远离了张后,就发现脾气死拗的官员,纷纷告老还乡。离开官场。

皇帝正好嫌那些人不好指挥,就没有做什么挽留,反而大力提拔新人。

新上来的官员,在皇帝面前很听话。

但能力不行,同样的事情他们不怎么会应付。

不得不另外请人去做,效率比较低下,但皇帝看在听话的份上,大力提拔。

只是官员的素质并不高,只会读书。

根本就对什么自己的职责一窍不通,甚至全靠他们身边的师爷出主意。

那么,皇帝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怎么治理天下。

好在朝廷里的官员,并不是都走掉,还有一些熟手,整个朝廷勉勉强强运行下来。

只是,下面的人不少都起了别的想法。

而皇帝根本就不知道一件事,他的政令渐渐没有人放在心上。

整个朝廷加快了腐朽的速度。

更巧的是,天灾年年都有。

皇帝不得不花大精力,去应付天灾。

根本就没有想到人祸祸害的,不比天灾少。

土地大量的兼并,搞得皇帝的财政收入大减,无处可以收税。

国库没有钱财,各个需要花钱的地方,就不给钱。

于是,大家都是相互糊弄。

根本就没有人想:在糊弄他人时,也是在糊弄自己。

后来实在是收不上钱财后,皇帝就破釜沉舟,想要让官员也统统按土地的数量缴税。

被官员顶回来。

这下子,又多惹毛了一批人。

整个朝廷上下,都加紧捞钱的速度。

皇帝就是再迟钝,也已经感觉出来,很多地方已经搞上小朝廷。

而,他已经是鞭长莫及。

这时候的他,有些明白当年父皇为什么善待廖家。

只是他已经亲手毁了自己最大的依仗,早知道就不听......

但,皇帝也知道,即使当初他不动手,廖家也支撑不起来整个朝廷。

不过要是按着父皇的想法,情况会好很多。

可现在迟了,他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治理天下。

现在的皇帝,明白自己手下很多能力不行,但捞钱的手段不错。

可要是杀了他们,更加没有人使用。

皇帝活得很有些憋屈。

所以现在的他,才去看那个烧掉的宫殿原址,就仿佛感觉那个廖家女还活着。

当然,在知道前因后果后,廖家女牌位的名号,依旧是皇后的身份。

在他想来,也算是对得起的廖家。

这时候的他,忘记是他下旨把廖莺废黜。

甚至在找到所谓的尸骨后,还命人用锤子砸碎,然后挫骨扬灰。

可以说皇帝,做得很绝。

恨到这个地步,让余颖不知道说什么好。

余颖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皇帝对原主还是很有怨言的。

还好,那个尸骨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到了这个时候,余颖知道她和这位皇帝早晚一战。

而这些年来,余颖一直在考虑怎么办?是自己干!还是跟着别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