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河阳(第2/3页)

这的确是最真实的反应。

如果做父亲的相信儿子,应该会和儿子讲讲话,问问为什么冷?

而不是直接用鞭子抽儿子。

“你说了半天,就是因为这个嘛?其实要是娶一个不能生育的妇人就可,她自然会对前面的孩子好。”

“不了,家里现在比较清净。”

“要是再来一次非要杨家救命的亲家,臣想想就头疼。”杨陵说。

皇帝也有些无语。

说起来杨陵过世的妻子娘家,长安侯府做得很差劲。

竟然把自己妹妹的嫁妆讨回去。

在知道这个情况后,皇帝知道后惊愕异常。

这还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侯府?

老侯爷在时,真的不错。

其实等到老侯爷去世后,他就感觉不怎么太好。

这牵扯到选秀的问题。

说起来甄家大娘子是可以免选。

毕竟她是老侯爷的长孙女。

但亲爹是个七品官,官职不高,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就没有升职过。

一旦分家,就是侯府的旁支。

算起来,也算是门栏不高。

后来甄家大娘子非要进宫,就封了一个女官。

皇帝看在老侯爷的面子上,就专门把她养起来。

冷了一段时间。

他原本打算施恩,让一直在宫里当女官的甄家大娘子,到某个王爷做个侧妃的。

等到嫁妆事一出现,让皇帝是大开眼界,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这操作太溜。

皇帝一看,对长安侯府很看不上。

这种人家养出来的女孩子,眼光只怕是不行。

就直接换了一个人选。

至于甄家大娘子,到了二十五岁就让她出宫。

还要念着老侯爷的面子。

这一点,侯府的人是怎么也没有想到。

要是知道,非要吐血。

京城里的人家,对长安侯府的人大都是鄙视的。

因为侯府破坏了整个规则。

要是这样,娘家人把出嫁女的嫁妆讨回去。

那么,林家是完全可以把聘礼要回来。

侯府要走了嫁妆,却没有还聘礼。

让京城里的人更加看低侯府。

在要脸面的人家看来,简直就是没皮没脸。

京城里有点底蕴的人家,在这一刻都看不上侯府。

而这种情况下,侯府并不知道。

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外人,就是和一些所谓的老亲联系。

那些老亲也多是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道。

甚至有人家还是羡慕的。

因为侯府要回来的嫁妆,真的是省了好大一笔钱。

偏偏他们家的姑奶奶出嫁时,就给的不多。

就是要回去,也没有用。

那是杯水车薪。

他们也就死了那一条心。

而当初甄氏出嫁是,老侯爷给了不少压箱底的好东西。

连林家的聘礼,主要是银子,也放在里面。

自然是嫁妆很值钱。

后来侯府要嫁妆时,是按着嫁妆单子一件件要的,甚至包括聘礼。

杨陵倒是硬气,只是把原本聘礼里的某些东西换下去,补上银子,全部退回。

但从此,杨家和侯府再也不是什么亲戚。

侯府的人,也无所谓的。

要是没有钱,这日子更加没法过。

因为他们并不怎么上朝,属于那种荣养起来的人家。

只要不是什么通敌卖国,小小不然的,不会有人找他们事情。

老侯爷死后,侯府的人一个个都是目光短浅。

一个就是纨绔,诸事不理。

一个是清高的文人,其实万事不通。

皇帝原本是不怎么放心侯府的。

现在一看,全部是废物。

摇摇头,甄家算是完了。

毁在两代女主人手里。

皇帝是放心了。

这些年过去,甄家在边城已经没有几个人提起。

他还是念着几分曾经的情分。

毕竟那个人救过他。

不然甄家大娘子早就让他给发落到犄角旮旯。

想到了那个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侯府,皇帝也是无奈。

当初杨陵和侯府断亲时,他是很放心。

现在想来,自然明白杨陵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那个人选,他自然说不出口。

算来,这位郡主脾气也不怎么好。

而杨陵极为看重儿女,这就有可能出事。

杨家还有一个厉害的姑奶奶在,绝对是要打起来。

这么一想,他立马觉得杨陵不成婚也好。

当初,皇帝以为余颖很好说话。

但经过那一次后,他是有些怕余颖。

这种修道的人,想要算计凡人,是很轻松的。

他一想到余颖,决定还是不要拉郎配。

再说了,想要下旨配婚姻,也要双方都同意。

而杨陵根本就不打算结婚。

一方不同意,绝对不行。

就这样,一件婚事还没有提,就直接过去。

杨陵甚至不知道皇帝想要提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