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兄弟(第3/3页)

对于靳子瑜的担心,海澜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他看向靳子瑜:“靳兄,多年不见,还是风采依旧。”

他说话时,带着笑容,看上很亲切,但这个笑容仅仅是一个面具。

对靳子瑜他并没有什么感情,也看不上他的一切,也无意拉近之间的关系。

另外他能感觉出来对方对他们兄妹的警惕,他自然是不会再坐下去。

他们和靳家人不熟,谈了一段时间,说说话,就够了。

靳子瑜听到海澜的话,也听出来他并不怎么打算和他有什么关系,就点点头。

他终于在记忆中想起来一些事情,那个被他们捉弄哭了的孩子,已经是长大成为大人。

他们兄妹两个人都到了京城。

那么海氏是不是也跟着回京城来?

余颖要是知道他的想法,会感觉特别好笑。

京城有啥好玩的?

人多。

当官的比例更多。

还有不少鼻孔朝天的人。

有什么好玩的?

她才不喜欢跪来跪去的地方。

她在外面有着县主的爵位,只有别人跪她,而不是她跪别人。

至于海家兄妹,他们必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

她才会让他们进京城赶考,他们的路只能是自己走下去,相信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

海澜也听母亲说过为什么让他们进京城,和靳子瑜打过招呼后,转头对靳侯爷说:“时间已经不早,我们还有事要做,就此告辞。”

靳侯爷看了海澜一眼,孩子已经长大,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只能说:“好吧!你们兄妹好好照顾好自己。”

而靳子瑜还没有想出自己要用什么态度,对待海澜兄妹,就发现他们已经打算走人。

心里是松了一口气,这两个人还算是知趣,不打算赖在侯府里。

再说兄妹两个人离开侯府后,就坐在车子上。

两个人开始谈刚才看到的侯府中人。

“兄长,你看出来了吗?那个靳子瑜好像是怕咱们留下来一样。”

“看出来了,只能说他想得太多,请我去,我也不去,靳家的人在京城还真的不少。”

虽然他们一个个分家了,但还是在一个族谱里,这一点亲娘早就告诉他们。

“现在还是一个人惹祸,只怕全族人跟着倒霉。”海澜说。

海宁点点头,她对侯府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整个侯府看上去都是暮气沉沉,请她留下,她也不留。

她和一般女孩子比,知道更多的东西。

余颖和她谈过,靳家的人很多,还算是有钱。

他们中不少人纳了不少小妾,嫡的庶的生了不少儿女。

生下来后,只生不养,更加不会教育,大都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

他们一旦缺钱,天知道他们会做什么?

一个不好就是走上邪路。

而当官的,最忌讳宗族里的人搞不清。

就曾经有一位颇有前途的年轻官员,很得皇帝的喜爱。

但因为族里旁支的人搞出人命,他就遭到了弹劾。

就是皇帝想要救他一把,都做不到。

后来他被贬到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再也没有起来。

之所以会有人专门搞他,就是因为他很有可能成为皇帝的心腹。

而另一派人当然不会愿意这种事情发生,自然是抓住一个机会,就猛力打击。

即使算起来,那个年轻人当官后,远离家乡,根本就不可能把远在家乡的家族成员约束好。

这就是一个教训,余颖特意挑出来,给两个孩子讲讲,有猪队友的下场是被人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