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4/6页)

“你一直在用这个钱包吗?我是说,前年三月份前后,你也在使用这个钱包?”

“是的,这个钱包是我老婆送给我的礼物,我很喜欢,一直在用。警察先生,你们一定要相信我,我说的都是真的。”

说实话,我并不相信,就像邓浩所说的,如果丢失身份证是一种早就准备好的说辞,那么,付洋就很有可能为了让这个说辞成立,而有意办理一份身份证丢失声明。这很简单,关键是没有人能够证明他的身份证是否真的丢失过。

“你有几个手机号?”

“一个,就一个。用了快十年了,是移动的老号。我这些年一直用它。”

“你有车吗?”

“有啊。”

“有几辆?”

“三辆。”

“都是什么车?”

“一辆卡宴,一辆宝马,一辆别克商务车。”

“车号是多少?”

付洋说了卡宴和宝马的车号,最后,他说到别克商务车的车号。

我问:

“这么说,车牌号为FL667788的银灰色别克商务车的确是你的车了?你把这辆车借给别人用过吗?”

“没有。”

“你肯定?”

付洋仔细想了想,很肯定地说:

“我肯定。”

“你老婆在国外,你自己一个人要这么多车干吗?”

“我喜欢车,所以就多买几辆车自己玩,这没什么不对吧?”

“喜欢车?别克商务车又不是什么好车,你喜欢它什么?”

“我买这车就是为了方便,我老婆家里亲戚多,常常有人来北京旅游或者出差什么的,这车拉的人多,装的东西也多,就是图个方便。”

“你经常用哪辆车?”

“平时我都是开卡宴和宝马,别克车我只有接人或者陪客人旅游的时候才会用到。”

“你肯定?”

“我肯定。”

我注视着付洋,这会儿,他已经从容了很多。

“去年的十月底到现在,你用过你的别克商务车吗?”

付洋想了想,说:

“就用过一次。”

“一次?什么时间?”

“大概在十二月初,具体时间我暂时想不起来了,我得好好想想。”

“你怎么能肯定就是在十二月初?”

“那时候我有一个同学来北京公干,一起来了好几个人,小车装不下这么多人和行李,我就用了一下别克。”

“就这一次?”

付洋点点头。

“你开着这车离开过北京吗?”

“离开北京?没有。”

“也没去过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付洋一副大惑不解的样子。

“我干吗去那里?”

“是我在问问题,不是你。你最好想清楚了再回答。”

“真的没有,最近一年我很少去外地,就算去,我也不会开别克。如果你们不信,你们可以去别克4S店调查。那次我去机场接我同学回来的路上发生了车祸,我的车碰得很厉害,在4S店修了大概二十天才修好。4S店肯定有我的修车记录,保险公司也会有。”

接着,我和邓浩又问了付洋一些其他问题。诸如去年的11月7号左右他在哪里,去年的12月21号至24号之间他在做什么之类。付洋一一作答。付洋说具体在做什么他想不起来了,但他的生活比较规律,除了上班,就是下班回家看影碟和上网,出门会友的情况基本凤毛鳞角。因此,在我们说的时间里,他不是在单位上班就是在家看影碟上网。关于他上班的情况,他单位的同事应该都能为他作证。至于在家的情况,那就没人可以证明了,下班之后,他基本都是独处。除此之外,他不记得在最近半年内,在他身上发生过什么特别的,或者是值得他记忆深刻、难以忘怀的事情,足以导致他深刻记忆某个日子。

我和邓浩想了想,感觉没什么需要再问的了,就让付洋在笔录上签字画押。签完字后,付洋问我们,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我想了想之后告诉他,照目前情况看,他还得待在这里。付洋便再次忧心忡忡起来。

警卫把付洋带走以后,邓浩愤愤地说:

“没看出来,这狗日的还挺能扛。”

我一边走出审讯室,一边说:

“也不知道陆钢他们那边搜查的情况怎么样?”

我和邓浩刚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陆钢迎面走来,一脸闷闷不乐的郁闷表情。还没等我们问,陆钢一边摇头一边说:

“真他妈邪门了,付洋家里什么也没有。他家里冰箱倒是挺大,可是里面放的东西和咱们自己家的冰箱一样,基本没什么两样。技术那边说,据初步勘察,没有什么可疑痕迹。”

邓浩看了看陆钢,又看了看我。

我们进了办公室。我望着窗外一片朦朦胧胧的白色,发现天已经亮了。

“陆钢,你马上查查别克4S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