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阴阳婚(第2/10页)

三少爷就是在这个池塘里淹死的。

那天姐弟俩在后花园玩捉迷藏,玩着玩着,三少爷就把自己彻底藏起来了,无影无踪,后来下起雨来,大小姐以为弟弟回家了,也就走了,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还不见三少爷回来,三姨太着急起来,告诉了管家,管家也姓龚,是龚亭湖从浙江老家带出来的,忠心耿耿。龚管家让所有的佣人出去找,天黑了,花园已经看不清了,就点上火把,打亮手电筒,后来细心的花匠发现那只小舢板不见了,怀疑三少爷会不会掉进池塘。佣人里数龚亭湖的司机水性最好,他自告奋勇下去捞,摸了一阵,说池塘底的淤泥积得太厚,摸不到,于是想办法调来一台抽水机,打算把池塘的水抽干,一直折腾到后半夜,终于看见了三少爷的尸体,两条腿膝盖以下都插在淤泥里,两只小手伸向空中,试图抓住什么,嘴巴和鼻孔塞满了泥,跟他一道沉下去的还有那只小舢板。

估计姐弟俩玩捉迷藏,三少爷跑到栈桥上,看见小舢板就藏了进去,舢板是用绳索缚牢的,不知怎么搞的绳索松了,舢板漂向池塘中央,由于常年浸泡在水里,船底早就烂了,以前清理池塘的时候还有人坐过,但那是两三年前的事了,现在只是摆摆样子。

虽然池塘不深,但淹死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三姨太象发了疯一样上蹿下跳,说儿子是被大小姐害死的,要她偿命,冲进厨房抓了把切菜刀,幸亏被龚管家和贴身的娘姨拼命拦住,龚亭湖出来大喝一声,三姨太怔了片刻就昏了过去。

三少爷叫龚守延,乳名“延儿”。

三少爷的葬礼开始筹备起来,本该忙碌的龚管家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那天他外出整整一天,说是去了南汇乡下,回来的时候风尘仆仆,鞋子上沾满了泥,跟老爷在书房里关起门来商量了半天,龚亭湖皱着眉头,抽完了两根美女牌雪茄,决定了一件大事——给死去的延儿娶亲。

南汇乡下的木光村有一个九岁的小姑娘,得了肺结核,已经奄奄一息了,家里把棺材都准备好了。龚管家找来一位算命先生。把女孩的生辰八字跟三少爷的一对,正合适,于是龚亭湖拿出一笔钱作聘礼,定下这门阴亲,女孩的父母拿出的嫁妆是一口小棺材,因为家里穷,买最便宜的,木板薄得象树皮。

三天后,女孩果然死了,装在薄皮棺材里运到了市区的龚宅。整座龚宅被黑布和白布包裹起来,远远望去就象一幅黑白山水画,足足用掉了几十匹布,还请来了乐队,吹吹打打,比娶亲还要热闹。

三少爷躺在一口特制的金丝楠木棺材内,比普通的棺材要短些,因为里面躺的是小孩,但比一般的棺材要宽,因为里面要躺两个人。小新娘从薄皮棺材里被“请”出来,躺在自己的小男人身边,她全身戴金挂银,镶钻佩玉,整整十七件首饰,都是龚管家出钱去银楼打造的。三少爷也是披红挂绿,穿上特制的小马褂,脚上一双英国的牛皮童鞋。两个小孩并排躺着,没有血色的小脸蛋被涂了浓妆,象一对红嘴绿皮的鹦鹉,还让他们的小手挽在一起,俨然一副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的恩爱相,实际上这对小夫妻谁也不认识谁。

婚礼结束,钉上棺材板的时候,龚管家扯开嗓子高呼“送三少爷、三少奶奶上路!”周围响起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和唢呐声,下葬地点离龚宅不远,当时淮海路叫霞飞路,过了嵩山路,沿霞飞路往东一百米有一座公墓,老一辈的上海人习惯叫它“外国坟山”;因为这里属于法租界,又叫法国公墓。其实它的正名叫六角公墓,以色列国旗上有两个相贴的正反三角形,这是犹太人的标记,六角公墓其实是犹太人的墓地。解放后坟山被改造成淮海公园,今天依然留在喧闹的淮海路上。

三少爷和三少奶奶既不是犹太人,也不信基督教,照理说不会葬在犹太人的墓地,但龚亭湖希望孩子安睡的地方离自己近一点,越近越好,恰好附近就有这座公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租界,在日本人眼里,高鼻子蓝眼睛的白种人属于“劣等民族”,比东亚病夫的支那(中国)人还要低一个档次,中国人好歹还是黄皮肤。在上海的犹太人虽然没有象欧洲的犹太人那样被关进集中营,但被圈限在虹口一带居住。形势变了,身为沪上金融界的高官,龚亭湖想办这点事,实在是小菜一碟。

三少爷死后,三姨太的精神就有点不正常了,整天关在房间里,嗯嗯啊啊唱戏,唱词含糊不清,没人能听懂。龚亭湖从德国人的洋行里买来一台当时最时髦最昂贵的留声机送给她,还有一堆胶木唱片,有国粹京剧,也有西洋歌剧。有了留声机的陪伴,三姨太的情绪稳定了些,留声机的兹兹轧轧声取代了含糊不清的唱腔,经常深更半夜,三姨太的房里依旧灯火通明,唱声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