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疑 问(第5/6页)

“这我知道,但是,黄俊松的第六感是很准的……”

“黄俊松已经不再当刑警了,何况他是当事人之一,他因赔偿罗峰的死亡费而产生杯弓蛇影的心理,如果凭一个当事人的第六感而立案,是多么荒唐?再说我们刑警队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我反对立案。”杨局说得很坚决。

郭小成知道已经很难做通杨局的工作,神情有些失望,让杨局看出来了,他转而说:“小成,这样吧,我批准你暗中调查,但是要在刑警队没有重要任务情况下,利用空余和业余时间调查,我觉得这是一种挑战,假如真的能把这件看似意外死亡案件侦破,是我们刑警队的光荣。”

“好,就这么说,谢谢杨局,不过,调查这种高智商犯罪案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我想聘用黄俊松为协警,他的能力不在我之下,而且他表示将不惜一切去调查,所以,请杨局批准。”

“好,没问题。”杨局考虑了一下说。

有了杨局这样的承诺,郭小成已经很满意了,超出他预想的结果,其实杨局这样决定也是高明之举,一是不会打草惊蛇,二是即使侦破不了此案,也不会给刑警队造成负面影响。

郭小成打电话给黄俊松,把刚才杨局的决定告诉他,黄俊松虽然有些失望,但想了想之后,又觉得欣慰,因为杨局是暗中支持他们。

黄俊松叫郭小成立即去他的度假村,两个好好探讨案情,郭小成却叫他来刑警队办协警手续。

虽然当协警和黄俊松以前当刑警相比相差很远,但是,为了破案,他毫不犹豫地答应郭小成:即刻到刑警队去办手续。

傍晚。暮霭沉沉,天空下起濛濛细雨,初上的华灯躲在雨幕后,神秘而朦胧地发着幽光。

郭小成下班后,看见黄俊松的车子停在刑警队门口的街对面,便走过去,黄俊松见郭小成走到他车边,把车门打开,让郭小成坐在副驾位子上,向度假村驶去。

他们简单地吃了晚饭,俩人坐在黄俊松的办公室里边泡茶,边开始研究案情。

黄俊松说:“小成,老规矩,你先说。”

“这次应该你先说,因为是你提出来的疑点,你应该胸有成竹。”

“好吧,那就我先说。我们假设罗峰是被人谋杀的,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凶手很可能把罗峰的钓鱼线接长了,只有这样,罗峰的钓鱼线才会甩到高压线上,从而造成罗峰触电而死。”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凶手把罗峰的钓竿换掉了,用同样牌子的鱼竿,但钓鱼线比罗峰钓鱼线长。当然这都是我们的猜想,也许一切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郭小成说。

“所以,我们要去证实罗峰到底是意外死亡,还是被谋杀。”

“如果罗峰是被人谋杀的,那么,首先应该调查罗峰死后,谁得到的利益最多。”

“这是肯定的,这个人还十分了解罗峰的生活习性和工作规律,当然,凶手一定知道罗峰喜欢坐在老位子上钓鱼。”

“嗯,因此可以判断凶手是罗峰身边比较亲密的人。”用手挥了挥被黄俊松抽烟弄成的满室烟雾,皱了皱眉头。

黄俊松平时是不爱抽烟的,但是只有在深入思考问题时,才会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尽管郭小成皱眉头了,但他还是不想把香烟给扔掉,此时对他来说,把自己罩在云山雾海之中是一种享受。

“你觉得谁的嫌疑最大?”黄俊松问。

“我怎么知道?我去调查才会有结果。”

“那我们就从叶婉儿那里开始吧。”

“据我了解,叶婉儿没有那么高的智商,而且,她绝对不愿意罗峰先她而去,罗峰的死对她的打击最大,她哭得最伤心,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那是绝对装不出来的。”

“我也这样想,但是,我们必须从叶婉儿那里了解到一些东西,最好能从她那儿拿到罗峰购买太平洋鱼竿的发票,从而了解钓鱼线的长度。”

“嗯,我同意你的思路。”

“好,我们就从叶婉儿那里开始。”

他俩把侦察方向定好之后,黄俊松叫郭小成打电话给叶婉儿,因为叶婉儿对黄俊松肯定没什么好印象。

于是,郭小成打电话叶婉儿,说他准备去拜访她,问是否方便?

叶婉儿对郭小成的印象不错,答应他可以在他们金山小区大门口怡然茶馆见面,他俩驱车前往。

他俩到那里时,叶婉儿已经坐在门口边的小间里等候了,她没想到黄俊松会和郭小成在一起,她看到黄俊松时,立即警觉起来,似乎对黄俊松还抱着戒心。

郭小成见状,和风细雨地对她说:“叶姐,你不用担心,黄俊松已经被我们刑警队聘用为协警,他和我一样,对你没有任何恶意,希望你不要对他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