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调 查(第6/9页)

郭小成说:“有很多人杀人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解恨。”

“解恨?我和罗总没有仇恨。”

“可是有人说你曾经和罗峰吵嘴过,你当时还说要做了他。”

“我这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就带火,所以脾气很暴躁,我对很多人说过要做掉他的话,如今我活到40岁了,没有一个法官和警察指控我犯法,难道福田的警察全部被我收买吗?或者他们都是弱智?”

“钱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对我们警察,警察也不是白痴。”

“那么……哦,我知道了,叶婉儿是变着法子请你们两位警察来讨债的,这办法真高明啊,好办好办……”

他边说边按了一下电话,随即走进一个年轻的女孩,他对她说:“小蕾,去把支票薄拿来给我。”

女孩旋风般地走出去了,又旋风般地进来,毕恭毕敬地把支票薄放在他的桌子上。钱总打开支票薄,很潇洒地写上80万,并签上自己的名字,递给郭小成:“这下你们应该满意了吧?”

“我们不是来为叶婉儿讨债的……”

“我现在马上要去上海开会,离飞机起飞只有一小时了,剩下的事你们找我的律师谈吧。”他从手包里掏出一张飞机票,在他俩面前晃了晃,又把他律师的名片递给郭小成。

郭小成说:“好吧,今天我们就谈到这儿,也许以后我们还会来找你的。”

黄俊松和郭小成走出钱总的办公室之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好像里面缺氧一样。

黄俊松问郭小成接下来应该怎么办?郭小成说钱总应该不会为那区区的80万杀人,先回南江再说吧。

5

由于黄俊松只是个协警,许多走访对象不买他的账,他有时只好像私家侦探那样,在暗中调查,郭小成公务非常繁忙,他不指望郭小成随叫随到,只在关键时刻请他出马。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是黄俊松在工作。

他们调查了三个月之后,案子仍然看不到一丝曙光,黄俊松很着急,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连过春节也没得好过,都在外面走访,惹得他老婆王芳芳很生气,说再这样下去,要和他离婚。

他知道自己不对,但是,他是个急性子,只要心里有事搁着,就无法安宁地过日子。

王芳芳打电话给郭小成,叫他出面劝一劝黄俊松,郭小成答应她做黄俊松的工作。

元宵佳节,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城市的月亮虽然不很明亮,但早早就爬上了山头,偷偷地窥视着万丈红尘中的男男女女。

郭小成那天来拜访黄俊松,说他好久没有吃嫂子煮的菜,他嘴馋了。

黄俊松不知内情,以为郭小成说真的。

香喷喷的美味佳肴被王芳芳一道一道端上桌子,王芳芳亲手把珍藏了多年的茅台酒打开,让他们哥俩慢慢喝,她陪了一会儿,说吃饱了,便坐到客厅沙发上看韩剧。

酒过一半,郭小成的话慢慢多了,他说:“你还记得1985年西安那两个被杀美国夫妇的案子吗?”

“当然记得,那桩血案震惊全国,公安部副部长亲自飞抵西安督办,但是不知细节,那时我还在部队,你应该在警校读书吧?”

“是啊。当时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学员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来那时真是天真啊。”

“当时动用了500多名警力,105名警员直接参战,可惜当时酒店没有录像设备,加上凶手太狡猾,参战刑警花了9个月时间侦察,结果一无所获,只好把专案组撤撤销,留下天大的遗憾,甚至让中国警察蒙羞。”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年这个案子被侦破了。”

“啊?真的吗?怎么侦破的?”

“《警镜》杂志用了近5万字,对此案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当时有个30岁的刑警叫杜明,他怀疑凶手是林海涛,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他干的。

“林海涛是杜明朋友的同事,以前曾经是出色的登山运动员,他能徒手爬上百米的悬崖绝壁,因为经过众多民警的走访调查,当天夜里在9 楼值班的两个服务员说绝对没有人进入过美国夫妇房间,除非那个凶手是从窗口进入的。

“但是要上楼顶平台的唯一通道被封闭了,不可能有人从平台上用绳子吊下进入房间,美国夫妇住在9楼最里头的9011,也没有人能从一楼徒手爬上9层的高楼。通过对909房外墙的勘查,没有留下有人攀爬的痕迹。

“但杜明是个非常执着的刑警,他坚信林海涛是嫌疑人,因为当天凌晨下了一场暴雨,暴雨可能把攀爬痕迹给冲洗干净了,当然,也有可能凶手是戴着特殊手套攀爬进入909房,凶手本意可能不想杀人,只想偷钱,但凶手不小心吵醒了正在睡觉的夫妇,所以只能杀人。

“杜明决定用另一种方法来对付林海涛,他经常跑到他家去,对他过分热情地嘘寒问暖;如影随形地出现有林海涛的公众场所,用含沙射影的话和眼神暗示他就是凶手,他要让林海涛备受良心的折磨,主动坦白出自己的犯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