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立 案(第6/14页)

卢丽丽问:“摄像头安装在几楼?”

“三楼的屋檐下。”

卢丽丽和肖良一喜,这真是太好了,也许嫌疑人的一切行动都被拍摄下来呢。

卢丽丽赶紧叫胡厂长带他去监控室看录像,负责管理监控资料的保安去保管室查找,很快把那天的录像碟片找到,交给卢丽丽。

卢丽丽把碟片带回刑警队,放进高品质的索尼播放机,调到6月4日晚上9点开始播放,可惜香料厂的监控器品质不太好,图像不够清晰,但能看到录像已经是万幸了。

因为高架桥上没有灯光,离摄像头大概35米,画面上的景物很模糊,只有大车经过才能看清楚些,小车则有些模糊,人几乎看不见,让卢丽丽和肖良有些气馁,但他俩依然耐心看下去,当他们看到9:12:22时,有个人站在警示牌处来去走动,可惜根本看不清人的面孔,只能看到人形。

他俩好着急,杀人凶手就在眼前,却无法看清他的面孔。

卢丽丽精通网络和电脑,她想起有个叫“弗托索谱”的软件,它能把截图弄得更清晰。

她从上网下载了“弗托索谱”,下载完后,开始点击安装、运行。这软件都是英文,她的英文还算不错,一般的文字能看懂,但等弄明白操作方法时,软件的效果却不是介绍中说的那么好,经过多次的处理,还是无法看清嫌疑人的面目。

不过,经过她处理后,已经比录像上的图像清晰了好多,竟能看出嫌疑人身上穿着横条形能反光的衣服。

卢丽丽打电话给她警校的方丁老师,希望能得到丁老师的帮助。

丁老师是天王级的网络高手,技术可以和国际刑警的网监相媲美,也许丁老师能把图像变得更加清晰。

丁老师叫她把图像传给他试试看,她兴奋得哼出歌声来。

第二天,丁老师打电话给她说,他花了一天时间,想尽所有办法都不能把图像变得清晰,但他已经向里昂的国际刑警总部求救了,也许国际刑警能帮她想出办法来。

卢丽丽虽然有些失落,但丁老师对她的事如此热心,令她感动,而她认为国际刑警也无法解决问题,因为丁老师的级别当今世界没1000人能超过他。

她唯一寄望于有目击者,他们在电视上发布消息10天了,怎么还没有目击者找上门来呢?难道真的没有任何看见嫌疑人吗?

不,绝对不可能,除非他是隐形人,要不,在车来车往的高速公路上肯定有目击者!

5

6·4案立案侦查第11天清晨,一个自称是江口县的司机打电话到卢丽丽的办公室,他说6·4那晚9点半左右,看到一个人在事故地点前方200米处搬移警示桩。卢丽丽问他现在人在哪里?他说正在坑口市场卸货,卢丽丽叫他在那里等着,她立即过去找他。

卢丽丽叫上肖良和黄俊松,黄俊松把车开得飞快,好像去抓凶手似的。

坑口菜市场位于城郊的最北端,离市区近20公里,那里是全国各地蔬菜的聚散地,占地近百亩,南来北往的车子非常多,他们从来没来过这里,他们把车子开进去,在里面兜了好久,都找不到司机所说的位置。

司机只好亲自到菜市场的入口处来找他们。

菜市场入口处有个管理办公楼,在等司机到来前,卢丽丽给分管坑口菜市场的片警打电话,片警赶来,把他们安排在管理处等候司机。

一会儿,一个高大壮实的司机来了,卢丽丽起身和他握手寒暄,他们坐在开着冷气的办公室里,这样能使目击者放松。

司机自我介绍说:他叫占一敬,是湖北省江口县人,长年跑这条线,那天他从江口运货到南江,因为载货较重,车速比较慢,经过南成高速公路,快要下高架桥时,看见左边的路上,有个交警把两个警示桩拿开,他当时有些纳闷:晚上没发生车祸,怎么会有交警执行任务?

“你能确认是交警吗?”卢丽丽问。

“是穿着交警服,是不是交警我不敢断定。”

“你能说说他衣服的样子吗?”

“是那种浅黄色中带横白条的马甲,上面印着POLICE,里面是……对,是浅蓝色的T恤。”占一敬想了一下说。

“他的身材多高?”

“偏矮小的身材。”

“你能记得他的容貌吗?”黄俊松问。

卢丽丽觉得黄俊松有些勉为其难,因为车灯在嫌疑人脸上停留不会超过三秒钟,而且两道相隔一定的距离,怎么可能记得那么清楚呢?但是占一敬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

“有点印象,因为当时我的车灯把他整个脸都照亮了,他好像有意躲着我的车灯,把头转过去了。”

“车灯照射到他身上不会超过三秒,你怎么会记得他的容貌?”黄俊松觉得不可思议。

“哦,是这样的,我从小喜欢读侦探小说,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像福尔摩斯那样充满智慧和勇气的警察,可惜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没能考上警校,但这并不能泯灭我的理想,我现在努力挣钱,想以后开一个侦探社,所以我对人和事物的观察特别认真……”他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似乎完全沉浸在美好的理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