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长安乱(第2/4页)



  宇文邕冲着殿外朗声道,“阿耶,传朕的命令。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前来晋见!”

  等百官们急急忙忙赶到的时候,宇文邕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重复了一遍:“晋国公禁止太后饮酒,对太后不敬,图谋刺杀太后,已经被卫国公杀死了。朕赶到现场时,惨痛的事情已经发生。在现场,朕也看到了晋国公劝谏太后的《酒诰》。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众爱卿说该怎么办?”

  众人一看眼前的情景,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不理解皇上的意思?

  一直就对宇文邕忠心耿耿的宫伯长孙览立刻上前道,“皇上,晋国公作为臣子,胆敢指责太后,那就是大逆不道,就是谋反,是死有余辜!”

  他的话音刚落,众人立刻纷纷附和,你一句,我一句,将宇文护骂得狗血喷头。

  宇文邕漠然看着他们,心里不由冷冷一笑,这之中,也有不少人,昨日还在巴结奉承宇文护,今天就全换了一副嘴脸。不过也是,懂得转风使舵,才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皇上,晋国公对太后不敬,应迅速逮捕他的同党,避免出现大动乱!”另有人急于在皇上面前表现。

  宇文邕唇角轻扬,对了,落井下石,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朕何尝不知道这些!但晋国公同党甚多,恐怕难以一一捉拿。”

  “皇上,”宇文直已经冷静了下来,“臣以为应该迅速逮捕晋国公的家眷子女们!”

  “皇上,还有他的亲信宇文乾嘉,宇文乾基、宇文乾光等人!”

  “皇上……”

  听着那一串长长的名单,宇文邕终于挽起了一个满意的笑容,“那就按众爱卿说的做吧!

  当天,宇文邕便处死了宇文护在长安的几个儿子和若干亲信,只要稍微有点权利的,一个也没有放过。他不敢丝毫懈怠,当夜就派人乘驿车前往蒲州,捉拿宇文护的长子蒲州刺史宇文训;派人带着用印章封记的文书,前去杀了正在同州的次子宇文深;并下令与宇文护亲近的所有官员一概免职。

  斩草除根,那是为帝王的生存之道。

  十天后。

  时近黄昏,夕阳西坠。

  阿耶走进房里的时候,正看到皇上背对着他负手而立,那挺直的背脊,仿佛风雨中一棵苍劲的青松。

  “皇上,前些天从我们手里逃脱的宇文训已经被杨坚大人拿住,过几天就能押解到长安了。”他带来了刚得来的的消息。

  “到了长安就处决他。”宇文邕并未回头。

  “皇上,杀了宇文护,我大周必定会更加太平。”阿耶顺口说了一句。

  “太平?”宇文邕似乎在笑,“我大周周围有齐国,陈国和突厥虎狼环伺,何来太平可言?”

  阿耶听到突厥两字,蓦的想起了一件事,“皇上,那之前提过的开春之后向突厥求亲的事,您打算怎么办?听说齐国前几日已经派出使者前往突厥了……”

  “所以我们要尽快出发,尽快赶路,尽量不要落在齐人之后。”宇文邕缓缓转过了头,“朕已经令人在准备了,很快就出发去突厥。”

  “皇上,您……”

  “和突厥联盟是势在必行,这次求亲事关重大,”他笑了笑,“所以,朕会扮成使者,亲自前去突厥。”

  “什么!皇上,这怎么行!”

  “迎娶突厥公主,朕是志在必得。”

  窗外,夕阳啜血般,浓浓淡淡的红色打湿了半边天空,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塞外的风景和中原大不一样,恒古不变的蔚蓝天空下的草原,像一块无边的绿毯向四面八方肆意的延伸着,阳光下山脉历历。草原上没有路,只有偶尔经过的牧人赶着成群的牛羊。

  长恭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抬头看着远处,山脉的轮廓在尘沙中若隐若现,无比开阔的画面在她眼前延伸。小铁在不远处兴奋的大喊大叫,“哥哥,快看,是羊啊,好多的羊!那里,那里有好多的牛啊!”

  这个丫头,从来没有看过关外风光吧,长恭轻轻一笑,一切似乎比她想像的还要顺利,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混入了这支商队里,一路上平平安安的进入了突厥境内。望着似曾相识的风光,不知为什么,她的脑海中却浮起了初阵时踏上这块土地的一幕,那时的她,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这里的景致,残留在记忆里的只是温柔与冷漠的交替,红色与白色的映衬,刀光和飞血的华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