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东渡传奇 第二十章 七星锁魂(5)(第2/2页)

“怪不得这间舵舱里面比外面看起来要矮些,原来天花板上隐藏着机关。恐怕是我破解的那盘残局启动了机关,让天花板上的磁石露了出来,这才吸附了地上的兵器。”萧凌虚看着悬在头顶的兵刃猜测道。

“果然是磁石!”闻南大概也猜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可能和磁石有关,只是这么大一块磁石,是怎么弄到这海船之上的,实在让闻南想不通。幸好萧凌虚接下来的解释,回答了他的这个疑问。

萧凌虚说:“《水经注·渭水》说:‘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之,以示神。’而《文选》中潘岳《西征赋》李善注也有‘怀刃者止之’的话。这两段文字说的是秦始皇把阿房宫的大门做成了磁石,利用‘磁石召铁’的性能来防止刺客。”

听到这里,闻南总算了然了。既然阿房宫的大门都可以用磁石打造,那么头顶这块仅有桌面大小的磁石对秦朝人来说恐怕只是小菜一碟了。

“没想到这小小的舵舱之中竟然有这么多的‘高科技’产品,如果不是掉到了这艘幽灵船上,我恐怕永远都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竟然就有如此先进的科技!”

“秦代确实是一个充满了奇迹的时代。抛开我们已经发掘的兵马俑不说,秦代的许多科技都让现代人叹为观止,其中又以秦始皇墓的‘高科技’最多,最神秘,最不可思议。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陵墓内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汉书·楚元王传》刘向上书也有:‘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的话。这些记载都暗示了秦始皇墓中有一条源源不绝的水银河。”

“这个我听廖馆长说过。”经萧凌虚这么一说,甄雪也想起廖正阳说过的一些秦朝历史。

船上的日子十分无聊,又没有什么休闲娱乐。大家通常都是聚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而闲聊的过程中,知识渊博又健谈的廖正阳自然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特别是发现了徐巿留下来的骨书后,他更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常常在船上上演《百家讲坛》的现场版。甄雪和闻南也从他那里听来了不少有关秦朝的历史知识。

只听甄雪补充道:“廖馆长说,在秦始皇陵墓里可能存在着一个川流不息的灌溉系统:系统以水银做成江河大海的样子,让机械推动水银流动,再使流动的水银河‘灌’到原来的机械上。机械获得能量,又推动水银流动。如此周而复始地机械运动,就可以使水银河长流不息。如果这个种灌溉系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太惊叹了,因为这样的系统简直就是一个‘永动机’!”

“可是‘永动机’不是不可能存在吗?”闻南马上用他知道的物理知识反驳道,“这种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存在的。”

“你说的那个能量守恒定律一定是正确的吗?”萧凌虚突然的发问,让闻南一时语塞。

是啊,定理就一定正确吗?曾经还有人说大铁球和小铁球一同从高空落下,大铁球会先落地,可是伽利略却打破了这一定律。他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那么现在,迈尔提出能量是守恒的,它就一定正确吗?会不会只是因为没有一个伽利略式的人物来发现真相呢?

想到这里,闻南改口道:“至少目前来说,没有人能证明能量是不守恒的。”

“我倒认为要制作一台永远运作的机械并不是幻想。”萧凌虚大胆地说出了他的想法,“天地凡间,阴阳之布其实并不均衡。天阳,地阴,阴阳在凡间交汇,融合,就像浓墨滴在水中,看似均衡,实则不均。比如‘山南水北’就比‘山北水南’有更多的阳气。白天与夜晚亦有阴阳之分。如果有一件东西,由阳气驱动,阴气耗能,那么只要将其置于一个阳盛阴衰的环境中,它便能永远驱动,生生不息。”

“机械之损与生命之陨不同,在内部零件不烂的情况下,它本身是不会发生阴阳变化的,也就是说只要驱动它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永远不改变,它就会一直运动下去。因此,倘若谁能创造出一个阴阳永不改变的环境,那么他就能造出一个由阴阳驱动的永动机。”

说到这里,萧凌虚突然话锋一转,道:“同理,人体中的阴阳如果能于死前的最后一瞬凝止不变,人的魂魄便会永远静止在临死的状态,生与死可以共存。就像在凝固点的时候,水和冰可以共生永存。亦水亦冰,非水非冰。”

“就像他吗?”甄雪的问题问得既没有上文,又没有下文,萧凌虚和闻南一时没反应过来,纷纷转过头诧异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