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6/7页)

我一想还真是,我又不是去捉鬼的,我是去拜访金平老医生的,带大仙去也正好。

由于没钱,我俩买了火车硬座,颠簸了十二个小时来到北京。

金平老医生就住在北京一家医院附近,我俩提着果篮去拜访。

开门的是金平老医生的老伴,金老夫人精神矍铄,她没见过我们,说明身份之后,她欣喜喊:“原来是三胖的朋友,来来来,进来坐,进来坐。”

我俩忐忑坐下,金老医生这时候从书房出来,看到我俩也熟络的打招呼。

“不错不错,都长高了。”金平老医生笑眯眯的。

金平老医生可能还不知道三胖子他们做的事情,于是我隐瞒了贵州山区的事情,直接问于有时和于振华的事情。

他的脸顿时沉了下来,让金老夫人回避后,才悄声说:“山字派早不是原来那个山字派了。改革开放后,和钱沾上关系的东西都变味了。不过于振华是个好孩子。”

我一愣,金平老医生也知道山、野、地、灵、相的事情?

金平老医生尴尬笑了笑:“我当医生的,接触的人多了,什么事情不知道?人活百岁,总有个生病的时候。就算是道士,也有个感冒发烧。”

我一想还真是这样,大仙在边上东瞧瞧西看看,我偷偷踹他一脚,他才坐正。

“那……于有时是?”我问。

金平老医生叹口气:“一野和尚的徒弟。”

我一惊:“一野和尚不是和尚吗……”

“十几年前还不是。”

紧接着他给我们说了故事。

原来一野和尚一开始并不是和尚,他是云锦山的道士,年轻时候,还叫一叶道士的他机缘巧合收了两个徒弟,一个于有时,一个于振华。后来一野和尚带着两个徒弟外出历练,在北京呆了不少时间,于是正好就认识了金平老医生。

只不过十几年前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一叶道士放弃道士身份,遁入空门成了归元石的一野和尚。

当时还尚且年幼的于有时和于振华被丢在北京,于振华那时候已学有所成,经过十几年历练之后,挑起了山字派的招牌,山字派对外的门面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挑。

于振华一直忙于俗事,对于有时的管教便松懈了,之后于有时搭上了吕乘风,做了不少事情,于振华知道后,也一直在追查。不过于有时跟吕乘风做了什么事情,金平老医生也不知道。

“那吕乘风是谁?”我想了想问。

金平老医生叹了口气:“我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啊。”

“那……您认识张照若吗?”我问。

金平老医生想了想,说:“开锁张的女儿?”

我这才知道原来张照若祖上还是个开锁名家,传闻是专给皇家造锁的家族。

“那三胖子……”我说。

金平老医生一提到三胖子,就恨的咬牙切词:“那逆徒!让他减肥是为了他好!没想到他跑了!”他还真不知道三胖子正和于有时他们勾搭在一起。

大仙一直没听懂我们在说什么,就愣愣在边上喝茶:“您知道贵州的事情了?”

我恨不得抽他两下,金平老医生肯定不知道三胖子他们在具体做什么啊,要是知道,见到我们的时候不早暴走了?

金平老医生眉头皱了皱眉,连问:“贵州发生什么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猫爷

我瞪大仙一眼,这厮净惹事。

随便编了个理由,金平老医生一看就没准备相信。

我忙拉大仙告辞。

从金平老医生家出来后,我给于振华打了电话,说有事找他。

他让我们去潘家园,我和大仙拍马赶到那,到那之前,我再三叮嘱了大仙千万别碰潘家园的任何东西,才放心和他进去。

到了潘家园,循着于振华给我的地址,到了一处古玩店,于振华正坐在一张檀木桌前喝茶。

“坐。”他言简意赅,给我们倒了两杯茶。

我和大仙都对茶叶不懂,咕咚咕咚两口灌完,连问:“害王蕾出事那人是什么来头?”

当时在浙江的时候忘了问,现在才想起来。

“应该是槐字派的人。”于振华淡淡说,“知道你今天来找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所以我特地约了人来。”

我们等了一个小时,一个穿着小黄马褂,把玩着两个文玩核桃的老头走了进来。

老头下巴上留着小胡子,脸微胖,光头,走路不紧不慢,跟一只老猫样的。他一进屋,于振华就站了起来:“猫爷!”

老头嘿嘿笑着摆手:“叫我老猫就成,叫猫爷多见外啊!难得找我过来一趟。”

于振华转头给我们介绍:“这位就是槐字派的猫爷。”

我和大仙抱拳喊:“猫爷好!”心里却在犯嘀咕,于振华是山字派的,按师傅所说,咱们见到槐字派的人,应该早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