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捷报(第2/2页)

至于景泰皇帝的病体,倒是又拖了一个月,直到二月十八日才死去,也有传说他死得不明不白的。

徐有贞、石亨等一伙算是遂了心愿,天顺皇帝对他们大加封赏。徐有贞在复辟第二天就晋升兵部尚书,入阁为大学士,不久成为首辅。他还罕见地以文臣而封为武功伯,被赐了一副金书铁券,文曰:“徐有贞,才堪华国,道足经邦,资弘毅而秉忠纯,贯天人而通今古……迺者奸臣谋变,社稷几危,赖尔忠诚,以定大策。遂能拥戴朕躬,光复天位。”又是加爵,又是免死,不一而足。

石亨则由侯爵晋封为忠国公,成为新皇帝的亲信之臣。张軏封太平侯。许彬入值文渊阁,与徐有贞共掌国事。曹吉祥的嗣子曹钦加官为左都督,封昭武伯,他自己则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宫中内监的第一人。

倒是本来与天顺帝渊源甚深的袁彬和汤胤绩,由于没有积极参与复辟活动,并没有得到特别的重用。袁彬被召见了几次,被破格提升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却没有掌握实权。汤胤绩命运更差些,天顺皇帝也曾向徐有贞打听过,那个汤胤绩是否可以信用。徐有贞却还在记恨张家湾大闸上被他搅扰之事,对皇帝说:“他就是个酒疯子!”汤胤绩在天顺时期因而再无发展。

赤龙会似乎真的就从此消失了。郑亲王仍回他的怀庆王府做平安王爷。兴安也算是安然退出政治舞台,不再抛头露面。徐永宁正好恢复本来纨绔面貌,当一个百事不问的定国公。智性已经不再主持大慈恩寺,听说是云游天下去了。原本活动于底层的靳孝、白玉堂几人都各安其命,继续做自己的生意,只有顺子不知去向。

还有几个人的状况引起杨继宗的关心。一是仝清、仝寅父子,据说石亨对天顺帝说起过仝寅的神卦,皇帝很想给仝寅一个官职,仝寅却以目盲坚辞不受,反倒是他那位七十来岁的老爹仝清,因为拥戴之功被授了个徐州指挥佥事的实职。再就是李安、李惜儿兄妹,当时勾栏中都以为上皇复辟后这对兄妹要倒大霉了,谁知新皇帝并没有太为难他们,只是让李惜儿立即出宫,李安削去官职,两人仍回教坊司重操旧业。而当初安排女乐进宫的教坊司左司乐晋荣和钟鼓司太监陈义,却都在复辟之后不久就被处决了——其中的道理让人难以推测。

还有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人就是宝姑娘。有孙太后做主,她的身份立刻得到认定,不久就被正式封为淳和公主[6],只是恐怕再也见不到一直呵护她的苏布达阿姨了。

而云瑛在那晚离开之后就搬出了玉喜庵,其后去向不明。想是已经回到本部,不久以后就要和族人一起迁移到天山以北的牧场。那里与京师相隔真是有万里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