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8页)

刘春晓注意到政委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微的缓和,毕竟未成年人的命案严重程度要远远超过成年人。

副局长王海一边仔细看着手中的相片,一边问:“章医生,你是如何判断出死者是死于他杀的?这相片里看上去,尸体的毁损程度可是很严重的。”

“原因很简单,虽然被燃烧得只剩下了遗骸,但是却可以从现场发现尸体时的场景判断出尸体并没有挣扎过,受害者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面朝天的姿势直至被活活烧死。”章桐从公文袋中又取出一张相片放在桌面上,“这张,是在现场照的,尸体已经被挪走,但是你们看,现场确实有明显的过火迹象,但是唯独中间这一小块程度却相对较弱,这种状况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死者的背部一直都与地面牢牢接触,没有过火的空间,所以才会造成这块本该被烧毁的草皮却还是被保留了下来。”说到这儿,她环顾了一下四周,“总之,我认为死者死于他杀的结论是基于一个普通人很难经受得住大火的灼烧而不做出躲避的动作的常理,因为这是人无法违背的身体本能,而某些极端特殊的场合除外,比如说战争。”

“那他会不会是个残疾人士?四肢无法行动?只能靠轮椅?”刘春晓忍不住反问道。

章桐摇摇头,果断地说:“这不可能,现场残骸中发现的死者残存鞋底部纹路以及死者所穿鞋码与现场周围泥地上所发现的那串足印完全吻合,而足印是单趟的,只有进没有出,也并没有负重的迹象。也就是说,是死者独自一人走进的案发现场。”

“报案人或者别的什么人没有留下足印么?”刘春晓不解地追问,“还有就是,章医生,这么大的火,骸骨都已经被熏黑,你们又是如何得知那是死者的足印?”

章桐没有马上回答,只是冲着坐在自己对面的痕检高级工程师欧阳力点点头。

“章医生刚才说的确实没错。”欧阳力随即点头表示认可,“我们办案人员进入现场都是穿鞋套的,而报案人,那位值班的曹老师,也一再向我的手下表示说他晨跑时,因为视野已经清晰,他远远地看见那堆黑乎乎的东西,看上去像个人,再加上那地方根本就不该出现这些的,所以就赶紧报了警,整个过程里他根本就没有走进过案发现场,他所穿的42码跑鞋的足印自然最终也只是停留在跑道上。”

“至于说助燃剂明明是汽油,却又为何会有残存鞋底留下,”说到这儿,欧阳力的嘴角露出了笑意,“都是他那双鞋,这双鞋可不是一般的鞋子,是一双特制的森林防火鞋,我的手下特地向厂家证实了,这种鞋子售价不菲,而购买这种鞋子的人,一般都是酷爱户外运动的人,所以,我们技术大队的意思,是建议你们刑警队去我们安平市的那些户外用品专卖店和俱乐部看看,或许会有什么线索也说不定呢。”

王海问:“小刘,图侦组那边有线索么?”

刘春晓摇摇头:“毫无收获。学校里只有两个监控,一个对着正校门,另一个,则对着后门,也只是实时,没有存档,别的几个探头,到了夜里就只是‘摆设’了。”

“‘摆设’?”

梁水生点点头:“我问过,说是夜里值班人手不够,再加上诺大的学校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偷,出于人手成本的考虑,学生走后,监控室的保卫人员也就关了机子下班了,而门口的那两台,因为设在保安室里,所以也就无所谓关不关。”

王海暗暗地咒骂了一句。

散会后,刘春晓因为有心事,便加快几步追上了章桐,想问问近况。可是一连叫了几声,因为周围太嘈杂,章桐没有听到,无奈便只能伸手去拉她的衣袖。

拉是拉到了,但是随后发生的一幕却也是让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章桐脸色顿变,不容多想,她上身熟练地向后一仰,微微转身,双手借势抓住了刘春晓向前伸出的右手,在他猝不及防之际便是一个精准无误的过肩摔。一片惊呼声中,刘春晓的后背被重重地砸在了冰冷的水泥地上。

第三节

1.

章桐急匆匆地走回了自己的法医办公室,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心慌意外,因为就连她自己都无法解释清楚刚才为什么会那么做。面对如此尴尬的场面,她并不善于应对,也就只能选择逃离。

重重地关上门,她靠在门背上大口地喘着粗气,直到彻底冷静下来后,这才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了下来,伸手打开那盏黄色桌案灯。

法医办公室就在解剖室的旁边,门口没有挂识别牌,原来的那块坏了后,因为平时几乎没有人来,所以也就懒得去弄新的了。整个房间是老式的石棉瓦结构,冬冷夏热,连窗户都没有,所以房间里即使是大白天也不得不开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