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回长安(第3/4页)

“这是为何?不是有利于朝廷吗?”

“有利于朝廷,但无利于世家和功臣们。”

安文生手指在桌上点了点,苏大为立时恍然。

如果这次真的迁都成功,那等于将长安一大帮盘根错节的世家关系、利益,全数铲平。

到了洛阳,这些功臣宿将,世家门阀影响力会大为削弱。

“原来如此,难怪会有人反对。”

说白了是利益二字。

“不止这么简单。”

安文生道:“近年来陛下身体欠安,武后临朝越来越多,许多折子都是武后处理,朝中恐怕……”

恐怕什么,他没说出来。

但苏大为却明白未尽之意。

所谓雌鸡司晨。

不过作为穿越众,他自然明白,武则天的上位不可阻挡。

哪怕这次不迁都,未来,武则天也会熬死李治。

定都洛阳,号称武周朝。

这是他所知道的历史大势。

当然,那还得很久以后。

“阿弥,阿弥,你在想什么?”

安文生见苏大为似有出神之意,唤了几声。

苏大为回过神来,摇头道:“没什么,对了文生,这事跟我们关系不大。”

“不大?”

安文生双眸陡然张开:“我安家,也是长安的军功世家……”

“咳咳,就算如此,如果陛下和武后真要迁都,又岂是我们能阻止的?”

苏大为举杯道:“你千里迢迢跑来蜀中找我,不会就是为了这件事吧?”

“当然不是。”

安文生没好气的伸手入袖,长叹一声,抽出一封秘旨,在苏大为瞪大双眼下,放在他面前。

“我这次来,是奉陛下秘旨,召你回长安。”

“啊……这!”

“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安文生脸上露出笑容:“现在你知道我为何要提迁都之事了吧?你在蜀中,当然可以置身事外,可你回长安,便是一头跳到大染缸里。

纵然你不想,也会有一堆人,各种势力找上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你岂能逃开?”

“贼你妈……”

苏大为一时无语,久久才道:“这是真的?我才把黄安县的公务理顺,这秘旨是?”

“武后特意交代让我给你送来,我就公私两便了。”

安文生介绍道:“托你的福,给我谋了份太子府上的差使,我这身份正好替武后送信。”

听他如此说,苏大为品出一丝味道来。

他没急着伸手去碰秘旨,而是试探问:“让我回长安是武后的意思?是我一人?还有谁?”

“除了你,我知道的,还有明崇俨,据说狄仁杰也要被起用,他们那里另有人传信。”

“我今早才去见过剑阁都督,他也跟我提及迁都之事,旁敲侧击想探我的口风。”

苏大为缓缓拿起秘旨,一边检视印戳,捏开泥封,一边道:“莫非他提前知道了。”

“他知不知道,我不清楚,但是阿弥你……时间不多了,武后催促甚急。”

安文生伸出筷箸,夹起一块鸡肉脯在嘴里,细细咀嚼。

他眯起双眼,脸上一副享受的样子。

“你越想清闲,朝中就有人越不让你清闲,你这闲散日子是到头了,回长安,少不得又有一番纠缠,你可准备好了。”

“呸,狗嘴吐不出象牙来!”

苏大为目光从秘旨上挪开,瞪了他一眼。

守在门口的黑三郎,呼地一下子站起来,尾巴摇了摇,向苏大为张望。

还以为是在叫它。

……

“天使已经入蜀了?”

“苏大为果然是简在帝心。”

“不光是苏大为,还有明崇俨。”

“明崇俨是……哦。”

“都督身边的狄仁杰,狄法曹,听闻这次也是征召之列。”

“狄仁杰受宰相阎立本赏识举荐,飞入中枢也是应有之意。”

静室中,傍晚的斜阳透窗而入。

屋内恬静安宁。

屋角的香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香是通过河西,购入的天竺和大食的上好香料。

王西岳甚爱之。

此时在屋内,剑阁都督王西岳身着常服,手里拿着一柄玉扣,在指间翻转着,隐隐带着一丝焦虑感。

“都督?”

坐在王西岳对面的人,赫然便是才名满天下的才子卢照邻。

他的眉宇间隐带忧郁之气。

这并非是他对现状有何不满意,而纯是因为他天性如此。

“都督是在为何事发愁?”

“悔不听升之之言,以致错过与苏大为深交的时机。”

王西岳长叹一声。

对此,卢照邻也只能报以苦笑。

卢照邻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后迁益州新都县尉。

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