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送瘟神(下)(第2/5页)

“朕也准了。”

珠帘后,传出李治郑重的声音。

站在殿中的谷德昭呵呵一笑,仿佛成竹在胸,转脸看向苏大为厉声道:“既然天皇天后都应允了,那么这场赌便立下了,苏大为你不会后悔吧?”

“当然不会。”

“你为武臣,我为文臣,未知这功绩怎么算?”

苏大为眉头一挑:“各自将生平得意之事说出来,让天皇天后,满朝文武百官评价。”

“可。”

苏大为感觉这老头有些自信过头了,黄土都快埋半脖子的人,居然和自己杠上了。

好,就佩服你这种找死的。

满足你!

“既然如此,这便开始吧。”

谷德昭向四方作揖:“还请各位同僚与我二人作证。”

“谷侍郎放心,我们都睁大眼睛看着,绝不偏袒。”

文臣中,发出整齐的声音。

武臣这边议论纷纷,也有些声音喊出来,替苏大为打气。

“不知由谁先开始?”

“天后方才说了,让我尊老,谷侍郎年纪大,你先请。”

苏大为微微一笑,随意的向谷德昭拱了拱手。

谷老头狂,他更傲。

谷德昭冷哼一声,抚须道:“那老夫便先说了。”

略一沉吟,谷德昭深吸了口气开口道:“太宗为天策上将时,我为秦王府僚属,随太宗南征北战,出谋赞画。

还记得秦王与夏王窦建德一战,我曾献奇袭之计。

后秦王与窦建德部将刘黑闼作战,战事僵持不下时,我又献水淹之计,一举扭转战局……”

这些事,是太宗朝的旧事,但是文臣武将中,还是有不少人知道此事。

原本有些遗忘了,此时被谷德昭提起,不少人不由暗自点头。

这资历,没得说。

太宗当年的军功,不少是征夏王窦建德和刘黑闼立下的。

特别是刘黑闼起事时,斩杀大唐数员大将,兵势汹汹,大有袭卷中原之势。

以至于朝中隐太子建成与高祖李渊,都有迁都避让之意。

但李世民击败刘黑闼一举扭转了局面。

可以说是只手力挽狂澜,一手改写了初唐的进程。

而谷德昭居然参与其中,还在关键时刻建言。

这份初创基业的功绩,任谁也抹杀不掉。

纵然苏大为有参与灭国之功,但他毕竟只是从将,而不是主将。

与谷德昭参与太宗战事比较而言,相对大唐的影响,还真不好说谁更大。

毕竟,若当时刘黑闼成势,大唐迁都,那大唐还是如今的大唐吗?

而就算没有苏大为参与,难道大唐就不能灭高句丽,平突厥?灭吐蕃?

珠帘后的李治显然听出这层意思。

脸色立刻就不好了。

这谷德昭,果然贼猾。

一开口就提太宗时的旧事,这儿子总不能反老子吧。

他李治是想做明君的,不能推翻自家老爹的功业,更不能说苏大为的战绩,就比谷德昭参与的灭刘黑闼、窦建德更高明。

否则就是不孝。

大意了,这没法闪!

李治看向武媚娘,却见武媚娘的凤眸圆瞪,面色平静。

但是细看她的手,不知何时紧攥着玉如意,显然也是紧张到极点。

若是苏大为在这殿上叙功败了。

不光是失去兵部尚书这么简单。

只怕以后也无颜在朝堂上立足。

除了外放偏远处为官,只怕再难在百官面前抬头。

而她武媚娘,也会因此而变得窘迫。

一子错,步步错。

要保住苏大为的命,就得牺牲皇后的尊严,去求谷德昭饶他一命。

这以后还如何勒令群臣,如何弹压这些桀骜不驯的世家门阀?

武媚娘的贝齿咬紧,在发白的下唇上,咬出深深的齿痕。

“陛下登基后,我先为户部侍郎,为征西突厥大军筹措粮草……后又作为转运使,调度运河水运,为长安输送粮草。

此外,麟德年黄河决口,我负责为朝廷赈灾,半月内跑遍数千里的河谷地,调集工部、户部、吏部各司,发动十万民夫,历时三月,终于堵住溃口。

并调拨朝廷府库粮草,以解百姓于倒悬。

终于救活百姓四十余万,关中百姓欲为吾设立生祠……”

谷德昭每说一句,李治与武媚娘的脸色便黑一分。

殿中的武臣们心里也是直哆嗦。

贼你妈,听着好牛逼的样子。

动辄就是救了几十万人,又堵住黄河溃口,还帮太宗打赢了窦建德与刘黑闼!

开始以为你只是平平无奇。

现在一听,特么的原来是人中龙凤古天乐!

这还怎么玩下去,苏大为那些参与灭国的功绩,在谷德昭的口述下,也变得有些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