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第4/7页)

我若说出苏大为,便是得罪了这位大狠人。

这种天降猛男,让他灭国有点想多了。

但杀我一个左相阎立本,还是如宰鸡狗一般容易。

可若不说出帅才人选,只怕今天也搪塞不过去。

满朝这么多六部官员都在盯着。

武媚娘那双带刀子般的眼睛也在盯着。

当下,阎立本把牙一咬,脚一跺,横向一条心,叉手道:“臣保举……天竺都督,王玄策为帅!”

噗!

整个大殿,不知多少人心中一口老血喷出来。

好家伙,当真是好家伙。

咱们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尾。

左相不愧是官场老手,居然在这种时刻还能玩出漂亮的飘移来。

人人都以为他要说出苏大为的名字。

岂料方向盘一甩,居然甩出王玄策来。

第一反应就是离谱。

可是再细想,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毕竟,当年王玄策曾借尼婆罗和吐蕃仆从军,大破中天竺。

打得五大天竺王,集体叫爸爸。

这等本事,若天后肯松一松手指,不计较他姓“王”这件事。

论能力,还真有这个资格。

至少统领吐蕃和吐谷浑,调教这些外蕃仆从军的本事,王玄策玩得是出神入化。

“天后,臣附议。”

“臣也附议!”

“王玄策现在天竺都督府,只需朝廷一纸调令,令其从天竺出兵,还能征不少天竺人做仆从,以王玄策的资历和能力,压服吐蕃和吐谷浑人不成问题。”

“臣等皆附议!”

六部官员中,不少人站出来表示认同。

只有李弘一脸懵逼状,还没回过神来。

嗯??

我在哪,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王玄策,王玄策是……

哦,好像当年跟苏大为征过吐蕃。

后来为主将,苏庆节为副将,追击吐蕃残部,一直打入天竺。

最终降服天竺。

将天竺化为大唐版图。

后来因功受到朝廷封赏。

前几年回了长安。

后来因为天竺当地有叛乱,又将他派过去平叛。

之后就为天竺都督,镇守在中天竺。

论能力,论资历,他做过苏庆节的主将。

以他为征西总管,似无不可。

这样便免了将苏大为调出去。

可以留在朕身边,以保万全。

李弘在心中盘算着。

越想越觉得,阎立本这老臣,提出的建言不差,相当有可行性。

而且两头不得罪。

当真应该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难怪能做左相这么多年。

这眼光不差的。

所有人里,有些懵逼的反倒是苏庆节、程务挺和苏大为。

什么?

把王玄策都推出来了?

当然老王的能力确实可以。

数次出使天竺。

被阿罗那顺伏击囚禁后,带着副手逃出。

不但没回长安,反而上吐蕃借兵。

用吐蕃和尼泊尔人的仆从军,反手打出一个爆击。

直接打跪了天竺诸国。

乃是不世出的奇才。

除了出身王氏遭武后忌惮,实在也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来。

可问题是,老王在天竺干得好好的。

这么把他调出来,天竺的防务谁来做?

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大唐现在,只怕没人能代替王玄策,去镇住天竺五部。

不过细想想,也实在提不出什么更好的建议。

舍王玄策,怕真就只有苏大为亲身上火线。

再一次提兵出大唐,远赴西域了。

但到苏大为今时今日的位置,实乃大唐中流砥柱。

不可轻动

他是大唐的定海神针。

有他在,朝廷各派势力,就不敢撕破脸,不敢违反游戏规则玩暴力政变那种戏码。

有他坐镇大唐,大唐四夷的胡人。

比如新罗、倭国、突厥、百济、高句丽、西域突骑施、吐蕃。

这些异族,都不敢闹得太过。

名将,就是唐朝的“核武威慑”。

有名将在,各族头上都悬着一把利剑。

正如昔日三箭定天山之薛仁贵。

在正史上经历大非川之败,被外贬数十年。

一旦起用,回到战场上。

敌人一听名将薛仁贵之名。

立刻不战自溃。

纳头便拜。

不敢与之为敌。

这就是名将的威力。

威慑力量,要点在于威慑,而不在于使用。

用得多。

便毁了。

薛仁贵兵败于怛罗斯,正是这一切最好的注角。

所以于公于私。

苏大为留在朝中,对李弘,对朝廷政局稳定,对外蕃的威慑,都是最佳选择。

武媚娘也不是没有别的心思。

如果可以,她是很想调苏大为离开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