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3/8页)

团长也说,现在条件好了,把家里人接过来吧。

不然一个单身男军官,下面这么多年轻女知青,也不是个事儿。

这么多年不跟老婆孩子住在一块,难道就不想老婆想孩子吗?

那就给家里写信,让家里都过来。

家属们也都很长一段时间没看到自家男人,能不想吗?正好收到信说过来吧,于是收拾行李带着孩子。还有把家里老人也给带上的,不过那都是少数,好容易上头没有婆婆压着,谁没几个儿媳妇愿意把婆婆给一起带上的。

就这一波的功夫,那时候盖的家属房住了个七七八八,再加上后续还有家属陆陆续续往过搬。

家属房被住满了,再来的家属没地方住怎么办。没关系,咱们可以继续盖,于是就在原本那一片家属房的附近盖上房子。

这时候对房子没那么高的要求,就普通的自建房,只要天气合适,一个半月就能盖起来,装修再花上半个月,就能搬进去住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石团让周言安过来申请房子,家属院那边就没有合适的房子。

后勤处主任在两人进门前,就从椅子上站起来,“快请进来,是小苏同志吧,隔着老远就听见团长说话了。”

苏姚客气地同这位后勤处主任打招呼,他是个十分圆滑的人,讲话也明显要不石抗一好听,“周副团长能成家,我们这些老哥哥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然后他又表示了自己的高兴,以及周言安的优秀。

关于周言安有多优秀的话题,苏姚在车上听张海翔讲了一路,不过这两人从不同角度来讲,竟没有重合的部分,苏姚听得倒也没有不耐烦。

铺垫得差不多之后,他迅速将话头一转,“你们要来我这里申请房子。”

他把桌上卷着的图纸摊开,面色有些为难,“这是我们家属院的平面图。”

苏姚和周言安将头凑过去,听他讲哪个房子里都住了谁。

听他讲完,苏姚算是明白了,合着现在没有房子给他们住呗。

不过后勤处主任又说了,“现在天气合适,想盖房子也快,一个月的事。这王主任和孙主任家都是后头新盖的房子。虽然麻烦了点,但是也不是没有好处。咱团里盖得房子,就只有三间大小,要是能自己盖,四五间的房子那都是没问题的。”

“你们要是愿意,我给批宅基地。”在后勤处主任看来,这两口子肯定是会同意的,毕竟新婚小夫妻,还是愿意住在一块。

他是只说自己盖房子的优点,却不说这后来盖的房子,所用到的材料那就得自己掏钱。以后一直在团里,那还好说,这房子能一直住着。

可如果周言安升职离开,这房子的归属问题怎么算。

苏姚视线在图上认真看着,后勤处主任默认她是在挑选宅基地的位置,便把图转过去,让从正面来看。

“你们小两口看看,选在哪里盖房子。”

苏姚细白的手指落在两户之间的位置,这里明明画了一个房子,却似乎没人入住,“主任,这两户中间有房子吗?”

后勤处主任点头,“有房子。”

见他有些为难,苏姚主动问道,“是哪里不妥吗?”

这房子是家属院同批盖的最后一个,当时盖到最后,只改出房子的框架。缺了很多的东西,也不觉得能住进这么多的家属,为了这单独一间房子去买材料有些不值得。

谁承想,这当时盖的房子都被住满了。

政治处的王主任原本只能住这间,但是他家孩子多,老娘也一起跟来了,当时觉得三间房子有点小,住不下家里七八口人。就说住进这房子里,自己装修也得花钱,我还不如在隔壁盖上一间大一点的房子,让老娘媳妇孩子都住得舒坦些。当时他家里人都还没来团里,不急着住,重新盖上一间房子的时间完全足够。

就来团里问行不行,当时后勤这边也发愁房子不够的问题,他觉得这也是个解决的办法。

自己盖的房子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于是他这间房子成了整个家属院最气派的一间,虽然没少花钱,住着心里舒坦啊。

在王主任之后,也有几户,看他这情况,觉得自己盖更划算,于是都找团里批土地,自己盖房子。都在团里算是个领导,不缺这点钱。而且石头黄泥木料什么的,山上都有,就是费点人工。

苏姚就问,“那把这间房子批给我们行不?”

行肯定是行,就是后勤处主任有点不太理解,就问“你想好了,还是大房子住着舒服。”

苏姚笑嘻嘻说想好了,“团里盖的房子肯定结实。”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住,房子没有必要太大。

后勤处主任觉得女人家不能做决定,还是看周言安的意见,见他一直没说话,就问,“周团长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