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4页)

翟江瑞从婆家往娘家划拉东西了吗,其实真没有。

不过是男女双方地位不对等,在外人看来就是如此。加之在结婚以后婆家帮她安置了一个临时工的位置,这更加印证了他们的猜想。

后勤处的卡车开回团里的时候,没有先在仓库停下,反而开进了家属院,在周言安家门口停下。

还在院子里做木工活的周言安,先是看见了。

在驾驶室和副驾驶的两个小伙子,下车先对着周言安敬了一个礼,就跳上车后,要往下搬什么东西。

这时候,苏姚也听见了外边的动静,她跑出来,正好看见被搬到地上的大衣柜。

她确定自己可没找后勤处代买过衣柜,疑惑地问两人,“你们是不是记错了,我没有让你们代买衣柜。”

“您放心吧,没记错。”头一次直面周言安,司机还挺紧张的,“这是您姐姐买来,让我们帮忙送给您。”

“我姐姐?”苏姚在这里哪有什么姐姐,认识的只有翟江瑞,她年纪确实比苏姚要大上几岁。不过在两人平日的相处中,翟江瑞都像是个被家里人宠爱长大的小孩,她都会忽略掉自己比她还要小上几岁这一事实。

“对啊,要说您姐姐对您可真好。”

苏姚有些不确定地问,“翟江瑞吗?”

听到这名字,俩人齐齐点头,“是的没错。”

苏姚叫停两人动作,“你们俩先别搬。”

大衣柜不便宜,苏姚绝对是不愿意收,“这个你们能送回去吗?”

送回去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两个小战士听见这话当即愣在原地。

周言安手掌放到苏姚肩膀上轻拍两下,止住她要说话的意思,对那两位小战士说,“没事,麻烦你们把这个衣柜搬到堂屋。”

跟苏姚相比,肯定是更听周言安的话了。倒也不是因为他是领导,单纯地害怕他而已。

苏姚不解抬头看他,周言安也知道她不愿意多占便宜的心思,给她解释,“既然都已经送过来了,那是人家真心想给。贸然让人再送回去,反而会让人无所适从,想是不是哪里得罪你,或是你不想再与自己相处。二来那边未必缺一个衣柜,送还回去还要考虑一下这衣柜要如何处理。”

不光送礼是一门学问,收礼也是。

苏姚点点头,“是我想岔了。”确实没有把收到的东西再往外送的道理。

周言安又说,“不想占人家便宜,买个价值相当的东西,以后找机会还回去。”

她嗯了一声。

苏姚这下相信周言安出身不一般,对待送礼的这种态度,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会有的。

苏姚上辈子工作了多年,在自己看来属于实现了财务自由的那类人,骨子里还残存着原生家庭留下的小农意识,极其不喜欢占便宜。她自己觉得这种习惯没什么不好,可是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让人觉得很难走近她。

大衣柜还是收下了,不过暂时摆在堂屋。东屋的砖地上抹了一层的水泥,水泥还没有晾干,只等水泥晾干以后,就能搬进去住了。

衣柜摆在堂屋里,为了不让衣柜沾染上油烟味,这几天还是不在家开火。

即便还没有在家里做饭,苏姚已经准备好了一些木柴,这都是从家属院后头的山上捡的。

当着其他同事的面,石抗一在师部大会上得到领导们的表扬,他得意极了,回来以后先跟自己老婆说这次事儿干得好。

也当着其他领导的面,把133农场夸了一通。而宣传处的主任林红花看到报纸以后,最先注意到的不是农场这次做得好,也不是农场这次出了风头,反而是这篇新闻文章写得好,可比她们宣传处写的文章好得多。

看到新闻最后一段最后一行,通讯作者的名字叫苏姚。于是就拿着报纸问,“这个苏姚是农场的干事,还是报社的。”

如果是农场的干事,那完全可以调到咱们宣传处嘛。

宣传处在团里面工作,相对农场体面多了。

这位宣传处主任与其他人不一样,四十岁往上的年纪一直没有成家。

她不在家属院住,跟侄女住在双人宿舍。

因此住在家属院的其他领导或许知道苏姚是周言安的新媳妇,她则毫不知情。

政治处王主任轻咳了两声,“苏同志是周副团长的爱人。”

宣传处主任林红花哦了一声,侄女住在一起团里各种消息她知道的不少,就包括周言安和他的新婚妻子。

“那挺好的,这位小苏同志目前有工作么,我们宣传处就很合适。”

眼看着一场学习会议,最后变成了招聘大会,主持这次会议的孙政委就说了,“林主任可以在会后去问小苏同志的意见,我们还是继续学习。”

差点歪出天际的会议,就这样又被拉了回来。

林红花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会后就去找苏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