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3/5页)

明月的原话是,“孩子现在小,听不懂你说话什么意思,但也不能这么说。”

明月可喜欢这小闺女了,是那种听不得别人说半句不是的那种。

生了一个闺女,苏姚一下子从明月的好大儿,变成跟俞家三兄弟一样的存在。

苏姚跟俞烁吐槽,“你妈现在最喜欢的不是我了。”

俞烁笑呵呵地,“妈妈最喜欢我。”

明月白天过来,不能把俞烁这个小人扔在家里,她每天都会把俞烁给一起带过来。

反正带一个孩子也是带,带两个孩子也是带。

俞烁这孩子不闹人。

照顾孩子方面,周言安比苏姚还要细心。

这主要就体现在给孩子洗尿布和冲泡奶粉上,像是他那么细致,苏姚是绝对做不到。

苏姚从月子里出来,快到十一月了,天气逐渐转凉。

往常只要入秋以后,她就会觉得手脚发凉。可能是月子里养得好,现在她就像是一个小暖炉,手脚冰凉完全不存在的。

洪科长也想过积极地解决问题,但这不是看说说而已,还得看具体怎么做。

你说你积极道歉,但是就连给各位受害者的赔偿,都拿不出来,你叫别人怎么相信。

他往家里打电报叫给寄点钱过来,需要周转。

别看洪科长平时往家里寄工资很利索,想要从洪老太太那里拿钱,那真跟要她的命似的。

洪老太太没把这事当真,以为这是一个要钱的借口。

来自老家的钱,洪科长自然是没说到的。

要说也是没有人给他指点迷津,他家山峰和海洋被羁押起来,但他俩身上是绝对有钱的。

那钱也都是洪科长的工资,农民只有公分收入,一年压根就剩不下多少钱。

他家就只有洪科长的哥哥,也就是洪家大儿子一个人的工分收入,洪家大嫂忙着家里家务,洪老太太在村里就跟老佛爷似的,压根不干活。

别看家里还有两个半大小伙子,别人家的孩子早就下地干活去了。

但是洪家养的是两个少爷,只吃不干的白吃宝。

即便说洪山峰和洪海洋亲爹在大队里是小干部,一个人的工分养活不了一家五口,每年分粮的时候,还得往生产队倒贴钱。

洪家所有的钱,那都是洪科长寄回家的工资。

这钱洪科长寄回去容易,想要拿出来那就太难了。

洪科长还打过媳妇娘家的主意,想要叫黄月华从娘家来借。

那黄月华是什么人,占便宜没够的主,娘家跟她早就不来往了。

其实洪科长可以等发了工资还给大家,但问题是他被停职了,停职期间是不发工资的。

这就好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停职了就不能发工资,不发工资就不能还给大家,不还钱没法子平息众怒,他很难恢复工作,不恢复工作就没有钱……

苏姚坐月子期间,团里就只有这一件堪称是大事,需要处理。

因此,这一段时间里,周言安的工作态度比较消极,经常踩线上下班,跟以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大家也都体谅他初次当爹,家里没人帮衬小两口照顾孩子,这实在是不容易,没人提出异议。

反正早一点回家也不要紧,只要别影响本职工作就行。

洪科长的处分结果,在出苏姚月子之前,出来了。

尽管调查的时候没有周团安,在处理结果出来之前,是得先跟周言安通气的。

以前他在团里有话语权,但因为是小辈,周言安极少提出个人意见,除非是原则性问题。

这次就不一样了,人家媳妇因为这件事早产了,因为他是受害方。

对于洪科长的处理结果,说轻算不得轻,孙政委跟他谈了大半天,两人聊完以后,洪科长自己打报告申请回到原来的单位。

这结果说重这也算不上,不会记录进档案里,团里也不会追究这件事。这次的事情,他渎职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如果追究的话,后果更加的严重。

如果说现在自己申请转业到地方,至少还能保留一些体面,有可能再升一升。

俞淞这小子,谋划了这么长时间,总算是如愿了。

洪科长离开以后,团里空出一个副团级的位置。尽管保卫科科长,在几个副团里面,算不上是有话语权的,但也是副团的,能升上去,谁还会嫌话语权不大呢。

俞淞到底是原文男主,身上有一些气运在身上的。

有时候,想要这位置,即便是蹦跶得厉害,也不一定做到,还会惹得一身的骚。

但他就不一样了,偏偏他在其中蹦跶,明明是想要洪科长屁股下面的位置,落在别人眼里,那就是有情有义帮苏姚出头。

还真是让人没话说,不少人在背后念叨周言安过于霸道,洪科长不过是失职,就把人逼得回原单位种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