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东风吹(第3/4页)

范闲眯着眼睛看着那处,果然看到了那位面色微黑的官员,不是贺宗纬还是谁?受到了宫里的压力,他不可能见贺宗纬一面便打对方一次,而且他发现贺宗纬此人果然聪明,居然知道谁说话都是假的,只有范家小姐自己点头才是真的。

最近这些天,贺宗纬下朝之后,竟是都会来医馆向范若若问好,然后才会回家。庆国男女之防并不像北齐那般严苛,加上范若若本来当街行医,就不可能顾忌这么多,所以贺宗纬依礼相见,竟是谁也无法拦阻。如今这已经成了京都众人皆知的消息,已然传成了一段佳话一般。

范闲的目力极好,看清楚了妹妹在问诊之余,偶尔也会和贺宗纬说上两句话。对于这点他也并不意外,因为早在五年前的一石居处,他便知道妹妹与贺宗纬识得,应该是靖王府诗会时认识的,其时范家小姐乃是京都才女,贺宗纬是京都才子,二人自然相识。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想到这些年来京都里所有人的变化,不禁有些心神异样。

当年的贺宗纬傲气未脱,脸黑如炭,便是想拍自己的马屁,也显得那样不自然,所以完全不在范闲的眼中,没料着几年过去,此人竟然一洗精神,变得如此沉稳,骨子里或许还是几分傲意,但行起事来,却是一丝傲气也无,成熟之快,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难怪此人在自己的刻意诋毁之下,依然获得了朝中大部分官员的支持,以及宫中那位的喜爱。

范闲坐在酒楼上冷眼看着,便是要看看这位贺宗纬到底有没有能耐在自己与皇帝老子的角力中,突发奇兵,解决这个僵局。

便在此时,一骑自街那头飞奔而来。范闲放下酒杯,眯眼一笑,心想自己的奇兵终于到了。

靖王世子李弘成回京述职,刚刚从宫里出来,没有回王府,身上甲胄未去,连一个亲兵也未带,便问明了医馆所在,单枪匹马,来到了医馆之外。

范闲在酒楼上远远看着,见着李弘成下马与贺宗纬平静见礼,又与若若说了几句什么,距离太远,不知道说话的内容,但可以看得出来,妹妹的神情倒是有几分见着故人的喜悦,但紧接着,不知道李弘成说了什么,竟是与范若若争执了起来。

范闲心头一紧,伸出了半个脑袋,他对妹妹的冰雪性情十分了解,心想李弘成这猪头莫不是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把妹妹搞得罪了?

便在此时,贺宗纬似乎上前解释了几句,李弘成此时却是看也不看他一眼,直接吩咐范府的家丁把医馆的门关了,然后在范若若微怒的眼光中,极为蛮不讲理地把她抓了起来,押到了马上!

得得马蹄声中,初始回京的靖王世子,就这样抓着范家小姐上了马,然后往着范府的方向驶去。

留下一街脱落的下巴——那时节还没有眼镜。

看着这一幕,范闲不禁傻了眼,脸色十分难看,心想弘成这小子硬是要得,几年前还只知道看诗会扮文雅泡风骨,如今在定州打仗三年,竟是会玩霸王这套了!

范府的家丁及医馆的仆役,还有等着看病的病人们也傻了眼,只是这些范府家丁当然知晓最近发生了什么,靖王府最近在闹什么,范府与靖王府关系太好,这些人便当根本没有看见这一幕。

而最傻眼的当然是那位一直保持着风度与气度的贺宗纬大人。医馆闭门,人们渐渐散去,贺大人单身孤影,站在医馆门口看着街头发怔,他是不敢去范府的,因为他怕范闲真的打自己,所以便只能自己无助地看着。这一幕看上去,实在是凄凉到了极点。

范闲慢慢回过神来,回复了平静,心知李弘成断不会乱来,只怕是路上知道消息后气炸了,才会表现得如此强横。如果要让范闲选择自己的妹夫,如今断了红粉缘,洗心革面的李弘成,当然要比贺宗纬好太多。一念及此,一抹笑容浮上了范闲的脸颊。

“请贺大人上来坐坐。”他将酒杯缓缓搁在桌上,对身后的沐风儿吩咐道。

不一会儿功夫,贺宗纬皱着眉头上了酒楼,坐在了范闲的对面。这是很多年来,这两个人第一次在私下见面。范闲轻轻用手指转动着小酒杯,知道楼下有宫里的眼线,应该是陛下恩旨赏给贺宗纬的跟班,却也并不如何在意。

“吃。”范闲一举筷子。

贺宗纬虽然不知道小范大人召自己前来究竟为何,却也不惧,极为光棍地开始吃菜,看这架式,如果范闲不喊停,他竟是不会落筷。

看着这幕,范闲心里对此人倒生出几分欣赏,能在自己目光注视下,还能如此自然的人,世上并没有几个,尤其是此人心知肚明,自己极为厌憎他。

菜罢酒毕,范闲平静开口说道:“贺大人这几日都来医馆看顾,我这做兄长的,也要谢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