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造币厂(第3/3页)

铜元!

突然,朱明忠的眼前一亮,他立即想到了清末流通的铜元,光绪晚期,广东开始仿照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由于机制铜元具有规格统一,大小适中,花纹细致,文字清晰,铸工精良的特点,迥然不同于翻砂手工铸造的制钱。清政府认为其不易仿造,从此“杜私铸、私销之弊”,因此“著沿江沿海各督抚筹款仿办”。

铜元!

如果改铸铜元呢?

想到现在江北制造的那些面值不等的银元,朱明忠的眼前顿时一亮,江北的一两、五钱、两钱以及一钱银元,从刚一发行,就因为成色固定,且重量标准而受到市场的推崇,以至于也有私人钱庄为了获得钱利,进行私铸。

只不过凭借着技术上的不同,江北铸钱局的官铸银元为机制,所以有着轮廓分明,文字清晰,花纹细致,地张光滑的特点。而私铸银元为手工翻砂制作,即使采用正版官铸银元印模,也仅能形似而无法神似,其文字不清,花纹模糊,尤其是地张粗糙,砂眼遍布,如此一来,百姓就可以轻易分辨出私铸银元,从而拒收。

如果用制造银元的方式去制造铜元怎么样?

那些制作精美的铜元,本身就天然具有防伪的特点,就像后世为了阻止伪币制造,不正是通过增加钱币的制造难度来阻止伪币吗?

相比于铜钱,制作精美的铜元自然是更难制造,即便是有私铸,也无法铸造出式样精美的铜元。

心底的这个念头浮现出来之后,就再也无法控制,朱明忠便直接问道。

“江白,制银币的厂房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