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欢与忧(第3/3页)

端着手中的线膛铳,玄烨一边瞄准,一边自言自语道。

他曾经用这支火铳打过靶,它的精度绝对不是普通的火铳所能相比的。

“若是……”

话声微微一顿,玄烨看着手中这支火铳,然后又颇为感叹的说道。

“如果我大清八旗皆用线铳,又岂还惧怕明军火器?”

又一次,他不禁感叹着大清国何明军的之间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他手中的火器,相比于大清,明军的火气不仅多,而且更为先进。

“皇上,奴才听李兄说过,这线铳每造一支费银可造三支普通火铳,所以,即便是在明军之中,也是极为稀罕的东西,不过只有极少数的一些人使用这种火铳。于内地,也就是一些人拿其打猎,寻常兵士那能用得起这个,甚至就连它用的铅子外,都要粘上一层皮子才行,寻常兵卒自然是用不起的。”

明珠鞠着腰答话的时候,玄烨将手中的火铳一放,然后说道。

“这朕又岂不知道,这线铳总不是可取的东西,别的不说,就是装弹时候都要用小木槌凿铁棍,如此繁琐,绝非军中所能用。”

即便是如此。仍不妨碍她对这种火枪的喜爱。甚至在玄晔看来,如果大清国能够有足够多的火铳和红夷大炮,也许大清国根本就不可能落到今天的这步田地。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愿意给自己寻找一些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并且愿意相信这个理由。

即便是直到现在对于学业来说,他从来不认为大清国之所以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是因为被汉人的奴役,在他看来,大清国之所以落到今天,完全是因为汉人的火器更为先进,甚至,在有一些人看来。大明之所以咸鱼翻身了。是因为当年他们杀的人太少了。

“你说。那个人为什么能够照出这样的火器来?”

又一次玄烨有些不解的问道。他口中的那个人自然就是那位淮王。

“难道说汉人真的比我们满洲人更聪明吗?”

玄夜的眉头紧锁,他的语气显得有些不太自信。以至于最后甚至有些忐忐不安的说道,

“还是说他们比我们读的书更多。可是书里头从来没有写过这些东西呀?他们怎么就能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