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忠奸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干(第2/2页)

但是对大宋的忠诚度,赵桓有了新的解读!

只要对大宋忠诚度够高,那就不会叛国。

不叛国,一切好说嘛!这风雨飘摇的时候,不叛国就能众志成城,其利断金了!

他一直不是英雄史观,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很难改变北宋末年这种风雨飘摇的局面。

一直认为历史是由最广大的人民所书写的!

解决了大宋缺铁的窘迫之后,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

虽然现在的可以用来生产盔甲和重型武器的钢材依然很少,但是已经找到了解决的问题。

材料上的突破,也一定会带来更深层次的技术改革。

大宋也具有这个条件,全国遍地的铁山、军器监的作坊都是保障之一。

赵英看种师道和赵桓聊完了,也就再懒得推车,跑了回来说道:“官家,皇后娘娘来文德殿看过官家几次,当时官家正在休憩,也就没打扰官家。”

“这太子册封是件大事,而且官家也要御驾亲征,西狩河东路。老臣以为,官家还是和皇后娘娘商量下好,毕竟太子年幼,需要皇后娘娘垂帘。”

赵英下面的话没说完,赵谌今年才九岁,太子监国,其实更多的是皇后摄政,有些话实在不能说的太明白。

登基之前的赵桓和皇后确实恩爱,但是登基之后的赵桓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赵英也不太敢多嘴。

做了天子,果然气度都变得不同。让人摸不清楚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