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禁军孱弱的病根(第2/2页)

这是在说大宋的政策已经矫枉过正了。

赵桓左右看了看,除了一个赵英之外再无他人,程褚率领数十亲从官,站的比较远。

确定周围没有人可以听到自己和种师道的交谈以后,他一脸愁容的说道:“种少保所言,朕自是知之甚详。”

赵桓都到这大宋一个多月了,最重要的就是这重文轻武之大患的病因,他当然要了解清楚。

一百六十年了!

皇帝亲自下场,宋真宗写了传唱九百年的《劝学诗》。

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已经挺尸的臭弟弟,赵楷也是亲自下场博取功名,赌上了自己的一切,捞了个状元郎,博得了无数的政治资本。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整个大宋已经变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风气!

而且这种风气还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武德不振,武备不昌。

这种大环境不改变,根本无法改变大宋禁军糜烂的现状!

“看官家紧蹙眉头,肯定是忧心国事。所看的应该是禁军战力不堪大用。而又无良策才会如此眉头紧蹙,臣不知不觉之中,就多数了几句,官家勿怪。”种师道故意问道。

赵桓在等着种师道如何改良这种情况的策论,结果这个意思是,要止住这个话头?

这也是个说话说半截,气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