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第2/2页)

沈从考虑不周,那李纲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价值?

站在隐藏在罪犯的匠人之中,他就没有一点错误没有吗?

赵桓有时候甚至怀疑,在沈从出现的那一刹那,那个人尖子中的李纲,说不得已经知道了,沈从要找的是谁!

当日请假的三人之中,邓圭假以“老何”之手传递情报,在广备攻城作呆了七年之久!

而沈从的风闻录中,也曾提到李纲常常与老何饮酒到深夜,感情莫逆。

当时的李纲没有一点点拖延时间的想法?

自己也要怀疑李纲是金国的谍子吗?

人心隔肚皮,人心也是在不断变化。

自己又不是“吾好梦中杀人”的曹将军。

对谁都怀疑,自己这皇帝做的岂不是要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了?

他一大堆事,哪有空怀疑,先把朝政处理好,把大宋带向辉煌,是他现在必须要做的事。

如果做不到,就只有扁鹊三连的下场等着他了。

他从准备试着做皇帝的那一天起,都一直朝着一个目标,小心翼翼的前进着,那就是活下去。

自那时到这时,他的目标一直未曾变过。

大臣在亡国时可以投降,百姓可以在亡国之时投降,唯有自己不能投降,敌人绝无可能饶过自己,即使不死,也是囚禁一生。

对于自己的目标,他非常的清晰明确。

但是他只是纠正了种师道说自己对沈从隆恩不在这件事,其他事没解释一句。

人种师道是在训孩子,自己管人家家事干什么。

“种少保,还是说回兵制吧。”赵桓不准备深入展开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做点有意义的事,才是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