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乡绅们的三个小小诉求(第2/2页)

“自从蔡京为相以后,大宋的官员都来自恩荫和官考,而官场官官相护,关系错综复杂,天下百姓苦蔡京久矣。”

“现在既然由康王殿下为天下百姓谋福,我等自然希望重开科举。”

“有理。”赵构没有同意,但是赞同了郑旻所说的观点。

这是必然,重开科举,让百姓有个盼头,才是正理。

蔡京那个搞法,实在是动摇国本的做法。

“第二个开设邸店,这事也是被蔡京给废掉的,现在没了邸店,我们这些个做买卖的,连个放货的地方都没了。”李迁附和的说道。

赵构小声的问道:“邸店那是什么?”

万俟卨笑着说道:“邸店是商贾们开的,兼具货栈、商店、客舍的处所,将货物集中起来,百姓能也能找到卖的地方。比如这茶邸,纱邸,还有丝邸等等,九公子。”

“好事啊!这个蔡京真是误国误民。”赵构摇头,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要废掉呢?

李迁见赵构同意了,脸上挂着笑容,左右看了看说道:“这第三个事,叫做折变,又名实物之税。”

“这用实物做抵押,充当税赋,一直是亘古以来的规矩,后来这蔡京为了方便贪腐,全部换成了钱。着实误国误民啊。”

赵构这次听明白了,蔡京的恶名他早有耳闻。

听说蔡京病死在潭州的时候,百姓们连点了三天的鞭炮,以示庆贺。

“这都是小事。还有别的吗?”赵构看着下面的这群乡绅员外们,就觉得自己的哥哥极为愚蠢。

连拥立这种事都做了,结果这诉求就这么一些。

“没有了,九公子,天见尤怜,我们也就这三个想法,还请九公子首肯啊。”李迁等员外乡绅们都跪下了,叩谢圣德。

“蔡京为了弄钱,无所不用其极,真是苦了你们了。”赵构摇头叹息。

这才是大宋的良民,那群吃不饱肚子,就知道闹事的是刁民!

赵构真的是越看越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