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钢铁直男的直男表现(第2/4页)

到那时,这赵佶亲笔书画,可想而知,其价定会飞涨。

书画展在李师师的张罗下,正式在东华门外的酒楼里开张了。

赵桓甚至把自己的东华门外的商铺,腾出一座楼来,来彰显自己的仁义。

效果是极为不错的,在赵佶在三楼露面的时候,人山人海一样的议论声入耳,都是在夸当今的官家,是真的仁义。

赵桓刷了一波声望。

李师师抛头露面的主持了整个局面,轻灵的嗓音唱了几句长短句,又有佳丽作舞,还有才子佳人吟诗作对,深受汴京百姓的好评。

当然,首日免费,次日之后,一律五十文入楼一观。

当然不仅如此,还有茶会、诗会等,李师师善于经营,这书画坊,想不赚钱都难。

比如赵桓就知道,这书画坊光是入门费,就要五万贯。

这里的入门,就不是简单的观赏看画那么简单。

还有名画赏析,还有拍卖书画之类的活动。做的很高端,门槛极高。

宋人爱酒,李清照就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流传于世,一女子尚且如此爱酒,多少能看出宋人有多么爱酒。

这书画坊被命名为观澜阁,开张大吉,收了不少入门费的李师师,自然少不了饮酒作乐。

李纲很不舒服的待在了尚膳楼的宴会中,他与这些名士雅客们其实说不到一起去。

他是一个公事公办的人,贵为宰相,但是不结党,不营私。

与这些名士雅客们就更凑不到一起去了。

他其实在朝中人缘也不是很好,大家平日里对他的尊敬,也多是皇帝给他的权力,让人不得不对他低头。

刚正,是与名士雅客不相关的词,至少在这吟诗作对的宴吟集会上,李纲极为不自在的左右看看,想要走了。

太宰府还有一大堆的公文要检视,荆湖北路的宗泽今天递上来的札子,李纲还没有和官家商量如何回复。

川中两路已经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均田,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胡世将请旨以更为激进的手段对付反对之人。

李纲觉得人抓了押解进京,已经非常严苛。他已经看出来胡世将的意思有杀人的想法。

这事也得和官家商量,再做决定。

河东路和关中的均田已经完成,李纲想劝谏,让官家把孙博和何栗回到京中,现在燕京路需要人主持大局。

这都是李纲今天要处理的要事,其他的琐事更多。

正待他想偷偷溜走的时候,李师师笑吟吟的坐到了李纲的旁边,说道:“李太宰安泰,臣妾敬李太宰一杯。”

“呀!李太宰,你这是这是要走了吗?”

李师师表情极为惊异,眼中居然带着婆娑,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的样子,带着些许的哭腔,显得更加软弱的说道:“李太宰是看到小女子向着这边来了,故意的吗?”

“非也,非也。”李纲有点慌。

他不喜欢逛窑子,确切的说他没钱逛窑子。

他之前的俸禄除了家用,其他的都添补到了军器监,恢复工坊生产,可是要不少的钱。

当时的朝局昏暗,没有钱给他操办军器监的事。

也就是做了太宰这几个月,他的俸禄涨到了三百贯一个月。

李纲手头才阔绰起来,但是太忙了,也没得功夫逛窑子。

他也不喜欢。

所以,李纲和名人雅客们合不来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他不擅长说风流话,那些和青楼女子打情骂俏的荤腔,他实在不会太多。

“姑娘误会了。”李纲赶忙说道。他对付这等名妓没有多少招数。

李师师巧笑嫣兮的说道:“那就好,那就好。敬李太宰一杯。”

李师师的酒李纲不能不喝。

李师师是李纲把赵佶诓骗回京的重要依仗,甚至有很多古画,都是出自汴京官家的内帑之中。

赵佶之所以在江南花钱那么快,其实多数钱都归了国库。

那本来就是国库的钱。

李纲用李师师做媒介,用古画,做了几次周转,就把赵佶的带走的钱,骗了不少回京。

而这些钱,最后都归了国库,官家把从内帑出去的画,从童贯手里收回了。

这些画没什么损失,就是多了些赵佶盖的章和题的字。

此时李师师敬酒,李纲不能不喝,自己不喝有点瞧不起人,过河拆桥的味道。

他端起酒杯就喝了下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纲笑着说道:“时间已经不早了,某也要回府了。”

“那就请太宰饮下这最后的一杯。”李师师巧笑着给李纲倒了一杯酒,用了个障眼法,将握在手中的一些粉末,放到了李纲的酒杯之中。

而此时躲在阴影处的一名亲从官,就要上前。

这些亲从官,是赵桓派出来,保护李纲的亲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