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直钩钓鱼,失败。(第2/2页)

赵匡胤自然不解,问史官:“你收起来这牙齿,还要拿牙齿当证据,告朕的状不成?”

史官不慌不忙的说道:“臣子自然不能告自己的君主,但是自然会有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然后这名史官就把赵匡胤打掉他两颗牙的事,记了下来。

赵匡胤气的牙痒痒,又无可奈何,最后给这名侍御史赔礼道歉,并且赐予金帛慰问。

然后跟侍御史商量,能把能把这段删了?

侍御史又把赵匡胤赔礼道歉和金帛数量记了下来……

这就是大宋朝当时史官的气节,奈何现在的侍御史就是个应声虫,赵英让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

在赵桓眼中,唐宗宋祖,在历史上,都是超一线的皇帝!

就这样的皇帝,在史官的记载中,也是鼻子不是鼻子,嘴巴不是嘴巴,糗事一箩筐又一箩筐。

而周世宗柴荣,在这些脊梁骨很硬的史官笔下,是完美帝王。

【薛居正《旧五代史》,说他“乃一代之英主”,欧阳修《新五代史》,称赞他是“雄杰”“贤主”,司马光《资治通鉴》,说他是“仁君”,“明君”。】

而且还不是迫于政治压力的书写,而是这个柴荣,的确称得上完美帝王。

虽然他在位仅五六之数。

五六,就是五年六个月,但是这五年六个月,他做了超一线帝王一辈子做的事。

【区区五六之数,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

这就是潘承毅的在八门进京之后,依旧保有他这个太子左卫率副率的职位,并且逃脱干系的原因。

因为潘承毅虽然名义上姓潘,其实是柴荣的后人,与潘家的瓜葛很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