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官家比李纲更高明(第2/2页)

不如解决鄂州瘟疫急。

赵桓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鄂州知府只能算是中下评了。

大宋是个封建王朝!

以民为本,还停留在纸面上,甚至还是孟子的学说,在儒家学说里,都属于末学,不为当权者所喜。

在大宋,百姓不重要。

这就是鄂州知府只能算是中下评的原因。

而这番奏对,显然,宋世卿略带几分甩锅的操作,是完全明白了官家那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的本质。

郑望之当然也明白,站在文德殿常朝上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但是他既然拿出了那道札子,就注定没有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的回答了问题。

“胡元前往辽东,命宗泽前往鄂州,提举王善为灵官,敕加凝神殿侍宸,加封特授太素大夫,主持鄂州瘟疫之事。李邦彦、唐闳等人各司其职。”赵桓下令,让朝臣们退下了。

李纲走了两步,又回头,等在了原地,看着官家说道:“官家,臣弹劾郑少卿指斥乘舆之罪。”

“李太宰还没走呀。”赵桓听到了李纲说话,才发现李纲并没有离开文德殿,坐直了身子说道:“李太宰,指斥乘舆可是重罪。”

指斥乘舆,通常指的是不尊重皇帝,指着皇帝的车驾骂,那能尊敬皇帝嘛?

李纲说的就是郑望之那道札子之事。

“身为臣子,非议圣上,指斥乘舆,证据确凿,而且就在官家手里,不治其罪,不能正视听,明朝宇。”李纲还在坚持。

“朕不想兴党争之祸,李太宰。”赵桓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

李纲猛地抬起头,盯着坐在御前的官家看了良久,才低头诚服说道:“官家圣明,是臣思虑不周了。”

“哪里算是什么圣明,我大宋百年基业,都毁在了党争这两个字上,朕自然要小心避免,最好的法子还是再生个皇子。这件事朕心里有数。”赵桓一脸轻松的说道。

自己这副身子骨已经被系统给检查修复妥当,生个儿子,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