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福兮祸兮(第2/2页)

回到大帐,庞山民拿出孙坚的亲笔信,孙策接过来,仔细读了两遍。孙坚没什么文化,文字很简单,甚至粗陋,但意思说得很明白,正是庞山民已经传达的那几点意见。他之所以写亲笔信,应该是担心孙策不相信庞山民,否则他不需要自己写信,由庞山民代笔就行了。

孙策仔细考虑了很久,派人请来了赵俨,请赵俨拟一份功劳簿。赵俨是军正,不仅管军中的纪律,还负责记录核实各部军功,这些事都记在他的脑子里,根本不用回大帐去核对,提笔就写。他很快就写好了。孙策看了一遍,暗自称赞,这赵俨是个人才,脑子真好使,一笔一笔的记得分毫不差。

不过,孙策却不同意赵俨写好的这份功劳簿,他拿起朱砂笔,“唰唰”两笔,先把黄承彦的名字删掉了,又在里面打了几个圈,标出几个名字,写上序号。赵俨第一,杜畿第二,娄圭第三,其他一仍其旧,依次是他、周瑜和立下斩将夺旗大功的黄忠、邓展诸将。

赵俨大惑不解,这和孙策之前提的相去甚远。“将军,这是为何?”

“伯然,这份功劳簿如果能为你们谋一官半职,不需要再从小吏做起,也不枉我们并肩作战一场。”

赵俨低下头,看着那份被孙策改得面目全非的功劳簿,苦笑道:“多谢将军,只怕诸将……”

“诸将那边不会有事,我会亲自解释。”

赵俨心中一暖,忍住涌到眼眶边的热泪,躬身一拜。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