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6章 别无选择(第2/2页)

曹操伸手按住法正的肩膀,以示安慰。“你是说,围而不攻?”

“君侯围巫县,已经进入荆州境,主动发起攻击,合乎天子心意。巫县易守难关,这是事实,想必天子也可以理解,不会强人所难。如今朝廷势危,可以信赖的大将有限,君侯必居其一,天子也不会希望君侯轻受折衅。”

曹操点点头。朝廷的目的并不是一定击败孙策——就目前而言,这也不太现实——而是牵制孙策。孙策战线数千里,分作十几个战区,需要超过十万的重兵防守才能维持住战线,钱粮消耗是一个巨大的负担。钱可以赚,粮食却很难猛增。时间一长,必然难以为继。

况且从荆州逆流而上也不容易,远远不如从益州顺流而下运粮方便,僵持对他更有利。

……

巫县城筑于高地之上,三面深沟,一面临江,曹操便在下游处立营,派人逐次攻占四周的高地,准备长期围困。潘华派人拒击,双方反复争夺。因地形限制,曹操虽有兵力优势却无法发挥,只能以小股人马与潘华较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双方争夺了半个月,曹操付出近千人的代价,终于对巫县形成合围,并成功的击退了从秭归来的援军。

一天夜里,潘华主动放弃了巫县,数百将士分乘十几艘战船,趁着夜色突出重围,顺水而下。水流湍急,这些将士的操舟水平又非常高超,快如奔马,等曹操接到报告时,他们已经在猿啼声中消失不见。

顺利夺取巫县,曹操且喜且忧。喜的是巫县来得比他想象的容易,忧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巫县不下,他还能以围攻之名停滞不前,天子也不能说他不努力。如今巫县已经得手,他总不能还留在巫县。

可是秭归比巫县远很多。从鱼复到巫县只有二十里,从巫县到秭归却有三百多里,路程增加了十几倍,几乎穿过了整个三峡。虽说巫峡、西陵峡没有夔峡这么险,水流没有那么急,毕竟不是普通水道。围攻秭归,与鱼复的联络更加困难,进军容易,万一不顺利,撤退可就难了。

更重要的是,曹操觉得潘华撤得太随意,明显有诱敌的意思。

法正同意曹操的分析,但他还是建议继续进军。曹操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进攻,他们能做的就是高度警惕,不要被周瑜、荀攸抓住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