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6章 虚虚实实(第3/3页)

曹操和冯鸾商议,是继续进兵七道岩,还是就地休整?

冯鸾哪有什么主意,一本正经的考虑了一会儿之后,觉得还是回滚龙坡待敌比较好。与其辛辛苦苦地赶到七道岩,随后又要回撤,不如就在滚龙坡备战,全力以赴,将滚龙坡的防务搞得坚固一些。

曹操从善如流,大夸冯鸾沉稳持重,说得冯鸾有些飘飘然。

曹操传令张任,让他相机行事,不要轻易接战。又传令史涣,让他抓紧时间构建工事。他本人则留在三峡村,勘察地形,准备接应从七道岩撤下来的张任。他离张任只有三十多里,一天的路程。万一徐晃真的派兵包抄张任的后路,他可以及时上前增援,撕破徐晃的包围,接应张任脱围。

命令发出,原本平静的小村落就紧张起来。曹操请冯鸾去村中传令,要求所有的百姓都集中起来,躲到山里去,带走所有的粮食、家禽、牲畜,免得落入吴军之手。

这些东西的确没有落入吴军之手,大部分都被冯鸾带回大营,其中包括几个有点姿色的村妇。身为曹操的老朋友,冯鸾知道曹操的脾气。这几个山野村妇虽然不如大族女子知书达礼,却胜有野趣天然。

曹操笑骂了冯鸾两句,欣然笑纳。

消息连续不断的传来,但徐晃却迟迟没有来。进驻宣汉之后,徐晃就停止了前进,只是派出斥候打探消息。双方的斥候已经接触,主力却一直相距甚远。

张任不解其意,他的斥候也打听不到什么消息。在吴军斥候的强力压制下,蜀军斥候的活动被压缩在不足十里的范围内,而且每天都有不小的伤亡。张任担心被俘的斥候会泄露消息,干脆减小了斥候的任务。

曹操也搞不清徐晃的意图,直到几个从宣汉附近的山里逃出来的巴人赶到大营,告诉他吴军正在清剿不曹水沿岸的部落,这才恍然大悟,随即大喜。

徐晃在打劫巴人部落。不用说,肯定是收集粮食,看来黄忠快要断粮了。

冯鸾急了,请曹操出兵,驰援巴人部落。山里的巴人部落大多和他们有来往,过年过节的都要送些山货来,有的还有婚姻关系。如今巴人有难,他们不能见死不救。

曹操义愤填膺,一口答应,传令张任出兵接应,实际上却要求张任持重,不要轻举妄动。他心里很清楚,巴人的日子并不宽裕,徐晃能收集到的粮食有限,反倒因此和勇猛善战的巴人结了血仇,等于捅了马蜂窝,对他来说是意外之喜,正中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