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8章 阎圃(第3/3页)

夺敌之粮的难度相对大一些。曹操率大军前来,他也需要粮食。如果能找到他囤粮的地方,夺其粮而自食,则可一可两得。退一步说,只要能将曹操的军粮毁掉,曹操也支持不下去,只能退兵。

听完阎圃的建议,黄忠权衡了很久。

他听得懂阎圃的意思。不管是向大族借粮,还是偷袭曹操的军粮,都需要本地人的支持。本地人当然不会平白无故的支持他,这都是代价的。

换句话说,阎圃这是要和他做交易,而他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

黄忠很后悔。一时失算,竟落得如此地步,现在只能委曲求全。将来我该如何面对陛下,如何面对朝中同僚?未能名列五大都督不是意外,我的确不如那些后起之秀啊。

除非击败曹操,平定巴蜀,才有可能将功折罪。

黄忠心中做了决定,对阎圃说道:“若能克敌制胜,平定益州,必不忘先生之功,巴蜀百姓之德。”

得到了黄忠的承诺,阎圃解释了自己的计划。王稚、赵升已经赶到军中,传达了系师夫人的命令,嗣师肯定是支持将军的。张陵创立天师道,祖孙三代传承,在巴蜀普通百姓中影响很大。有他们相助,不驻可以缓解徐晃与巴人部落结下的仇怨,或许还能筹集一些粮食。

至于大族,他可以出面联络。安汉阎氏虽然属不上巴西一等大族,却是阆中大族阎氏支族。如果能说动阆中阎氏,就有可能取得阆中其他一部分家族的支持。如果让他们在阆中搞出点动静,曹操必然要分兵。

阎圃最后说道:普通百姓有普通百姓的期望,大族有大族的期望,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没有人会支持一个必然失败的人。所以,在得到支持之前,中领军必须展示出吴军的实力,让巴蜀士庶看到大势所在,知道谁更有资格成为益州之主。

黄忠深以为然,决定倾其所有,与曹操交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