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0章 八濛山(第2/3页)

比起一口中原腔的吴军将士,说着本地土语的王平等人更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他们不仅顺利地借到了粮食,偶尔还能得到几壶酒,或是一片风干的野味。

若非如此,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食根本不够到达八濛山,走到一半就没了。

有了这段经历,从徐晃到普通的吴军将士,对王平等人的印象都大有改观。细想起来,之前在西城时的确有些过份了,言语上的冲突不说,还借着演习的机会下狠手,把他们打得鼻青眼肿。

王平也很惊讶。吴军的体力和山地行走能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几天山路走下来,没有一个掉队的,连叫苦的都没有。一千人孤军深入,除了随身携带的弓弩刀矛,他们连一具重弩都没有,却还是那么自信从容,谈笑风生。

与他们相比,号称精锐的板楯蛮也自愧不如,没什么骄傲的资本。

如果能率领这样的精锐作战,建功立业何难?王平心动了,态度也不知不觉的发生了变化,有意无意地向徐晃身边凑,竖起耳朵,倾听徐晃的每一句话,睁大眼睛,看徐晃的每一个安排,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他现在是都尉,既然帮了徐晃的忙,黄忠就算不能给他升职,至少也不会降他的职。他的统兵能力和吴军的都尉还是有不小距离的,不趁着这个机会提高自己,将来指挥吴军士卒作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将军,喝口水吧。”看着徐晃将一小块干粮咽了下去,王平立刻递过水壶,时间拿捏得不早不晚。

徐晃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又递还给王平,顺手用袖子抹了抹嘴。

“将军,我们在等什么?”

“等过往的船只。”徐晃说道:“押送辎重的船只。”

“垫江方向来的?”

徐晃回头看了王平一眼,笑了起来。王平的话不多,但是反应很快,往往他说一句,王平就知道下一句。这说明这个人思路很清晰,而且考虑得很全面,很多事情他都已经想到了。

“子均,如果有机会,读点书吧,或者进讲武堂学习几年。你有做方面之将的潜质,不能浪费了。”

王平笑笑,却没说话。

“据我之前打探到的消息,曹操来得也很匆忙。我们到宣汉前几天,他才到宕渠。大军行动,需要的物资很多,很难一下子带全,只能后续转运。我估计,就这两天,垫江方面肯定有船队到。如果能劫了那些船队,不仅能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还能打痛曹操,逼着他撤回宕渠。”

王平皱皱眉。“行军作战,岂能不多带军粮、辎重,还要再次转运?”

徐晃忍不住笑了。“子均,曹操是蜀王,这次来宕渠作战又有稳定人心的用意,岂能不多带仪仗?曹操麾下将领也大多出自豪富之家,他们可不是吃饱穿暖就行的,必然要带大量的奢侈之物。那些东西最是占地方,没有亲眼见过的人是想象不到的。你能相信他们为了喝杯酒时热闹一点,就带上几十个歌舞伎吗?”

王平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我看到了曹洪的战旗。如果我猜得不错,曹洪应该就在宕渠城里。这是个泡着蜜酒长大的人,不管到什么时候,他都不会亏待自己。”徐晃微微一笑,又道:“当然,也不会亏待我们。”

徐晃身边的亲卫笑了起来。王平想了想,也难得地笑了。如果徐晃的分析准确,这一战的收获肯定不会小,比起单纯的截断渠水更有意义。

为此多等两天也是值的,哪怕为了节省粮食,每天只能吃一餐。

……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天早上,徐晃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船队。

船队很长,前前后后有三十多艘船,而且都是大船,吃水很深。即使这一段渠水并不急,也无法完全依赖船夫的撑篙和船桨,不得不借助纤绳的力量。

从那些拉纤的人群中有男有女来看,这些纤夫显然都是从附近征发来的民夫。

船上的人显然没有想到这里会出现伏兵,神态都很放松,虽然有全副武装的士卒当值,但来回走动的人也不少,楼船上还能看到载歌载舞的女子挥起的衣袖,仔细听,还能听到热闹的乐曲声。

徐晃等人还没听出是什么歌曲,一旁的王平已经变了脸色,有一个巴人恶狠狠的骂了一句什么。徐晃没听懂,但他看得出来巴人的愤怒。

徐晃也没时间去管这些事,随即下令准备出击。

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的士卒开始行动。几段连枝带叶的大树被推入河中,一些士卒向岸边埋头拉纤的民夫冲了过去。几个巴人战士冲在最前面,一边挥舞战刀,将押送的士卒砍倒在地,一边用土语大声叫嚷,示意拦纤的民夫赶紧让开,免遭无妄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