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6章 马谡(第3/4页)

蔡家酒楼对面的大街上,马谡和他的姊姊马玉并肩而立,一个侍从从蔡家酒楼里奔出,穿过大街,来到马谡面前,向马谡报告了打听到的消息。辛评、秦宓的确住在这里,晚上在这儿吃的饭,到处打听消息。

“走吧,去见关督。”马谡转身向衙城走去。

“好啊,好啊。”马玉连声说道。

马谡瞅了马玉一眼,想笑又不敢,只好忍着。马玉佯怒,哼了一声,追上去,屈指弹了一下马谡的脑门。“就知道卖弄小聪明,迟早要摔一跤。”

“我怎么又卖弄小聪明了?”马谡捂着脑门,不服气的说道。

“辛评是什么人,他是前军师的兄长,就算不是顶级谋士,你这点小心机岂能看不破?你想攀他的关系,那是以后的事,他利用你,却是立等可得。”

“头发长,见识短。”马谡嘀咕了一句,加快脚步,向衙城赶去。

……

灯下,关羽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一手举着手,一手端着酒杯,两条长腿穿过案腹,直伸到对面。

“噔噔噔……”有人走了进来。

关羽转头看了一眼,见是马良,颇有些意外,连忙收回脚,坐正了。“季常,有事?”

马良躬身一拜。“都督,辛评、秦宓在城中游荡,到处打听消息,怕是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正是要他们看看我大吴君臣同心,军民一体,好认清形势,莫作无稽之念,早点束手就擒,免动刀兵。”

马良苦笑。“都督,陛下已经到了南阳,皇长子登堂开讲,这是必战之意,岂能中途而废?”

关羽凤目微睁,沉吟片刻,招招手,示意马良在对面坐下。“季常,你的意思是说,皇长子登堂开讲,是陛下要打,亲征势在必行?”

马良点点头。“都督在陛下身边多年,当知陛下非好战之人,故而有此疑问。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都督未必清楚陛下所面临的问题。如今军中将士想立功,巨商大贾想赚钱,若是开战,每年数以百亿的钱流动,不知多少人要从中分一杯羹。前些天有人倒卖军粮的事,都督也是知道的,可是你查了襄阳的,能查南郡的吗,能查南阳的吗?”

关羽抚着长须,沉吟不语。他听懂了马良的意思,陛下要打,不是好战,而是要借这个机会整政军中风气,整顿荆州隐隐崛起的大族。他们借着新政之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贪婪也跟着膨胀了,不少人把战争当成了发财的机会。

他可以把襄阳倒卖军粮的败类杀掉,却没办法处置襄阳以外的人,就算是陛下亲至,能处理一部分人,也不可能大肆牵连。要处理这些人,只能用另外的办法。

这一点,放眼天下,没人能比陛下更在行。豫州世家为天下之冠,不是一样被陛下收拾得服服贴贴。

关羽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明天你走一趟,将他们安排到驿舍去,派人保护起来。”

“喏。”马良应了一声,却坐着不协。

关羽拿起书,见马良没有起身的意思,不免好奇。“还有事?”

“是。”马良不安的挪了挪。“这个消息并非良亲自打听得来,而是舍弟在先锋书肆巧遇辛评、秦宓,又听说他们住在蔡家酒楼,这才赶来通报。舍弟……少年意气,自作聪明,还说了一些话,良不敢隐瞒,当报与都督知晓,免得陛下问起,措手不及。”

“幼常来了?”关羽笑了。

“是的。良命在门外候着,请都督切责。”

关羽回头叫来一个亲卫,让他去请马谡进来。时间不长,马谡、马玉并肩而来。看到马玉,关羽回头看了马良一眼,下意识地坐正了身体,扯过一旁的大氅披上。马良尴尬地低着头,不敢看关羽的眼神。

“都督,我们又见面了。”马玉嘻嘻笑道。

关羽扯了扯嘴角,微微颌首,示意马谡、马玉入座,随即问起了马谡与辛评、秦宓见面的经过。马谡刚刚被马良批评了几句,知道自己冒失了,不敢大意,将经过一一说来。

关羽沉吟良久,目光转了转。“幼常,你决定从军了?”

“是的,秋后便去考讲武堂。”

“其实比起讲武堂,还有更好的去处。”关羽拉紧了大氅,看着马谡。“讲武堂教授行军的基本常识,毕业之后,也大多以都伯、军侯为多,都尉、校尉的不多。你如果想在军中做一番事业,最好的去处是军师处,或者到陛下身边为郎,可以得到陛下亲炙,将来成就绝非讲武堂毕业生可比。庞士元、诸葛孔明,包括陆伯言,都是陛下身边的侍从出身。”

马谡愣住了,惊讶地看着关羽,头脑一片空白。关羽为人高傲,又不喜士人,因为兄长马良的缘故,他能经常见过关羽,这已经是难得了。如今关羽居然要推荐他去军师处,甚至可能推荐他到天子身边为郎,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