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0章 终于上道了(第2/4页)

就此而言,黄氏已经将蔡氏甩在身后——黄承彦父女都有爵位——而且这个差距会越拉越大,庞氏也小胜一筹——庞统已经凭军功封了侯。

有很多事不能细想。蔡讽原本做个襄阳首富还很开心,被蔡珏这么一分析,顿时觉得自己除了有钱,什么也不是,彻头彻尾一个土财主,而且找不到解决之道,心里别提多郁闷了。再一想庞德公受到天子礼遇,杨氏医堂还没开张就得了天子手书的匾额,更不是滋味。

蔡珏不忍见老父如此沮丧,可是她自己也想不出妥善的办法。封爵是大事,即使天子也不能随意封拜,否则会引起朝政混乱。她虽然聪明,毕竟不是官员,对细节不甚了了,只能向黄承彦求助。

她当然可以通过黄月英直接向天子进言,可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蔡氏固然重要,若是影响了女儿和孙子、外孙,她是绝对不允许的。

蔡珏派人到鱼梁洲,将情况转告黄承彦,请他想想办法。

黄承彦也觉得棘手。孙策对爵位极为重视,轻易不封爵。原因很简单,官位不能继承,爵位却是可以继承的,一旦封了侯,轻易不能夺爵。孙策希望与大臣以礼相待,不愿祸福由心,轻易赐爵后又随意剥夺。也正因为如此,吴国的爵位诱惑力极大,以至于南阳大族不惜血本地支持黄忠作战,封几个侯。

以蔡家的情况,封侯的确不容易。

就算蔡家想和他们父女一样,以学术封侯,也不太现实。蔡家没有这样的人才。

黄承彦找来黄月英商量,两人合计了半天,还是没办法。

黄月英回到内营,本想直接回自己的营帐,一眼看到步练师从不远处走来,灵机一动,向步练师招了招手,将她请到帐中,向步练师请计。

步练师权衡了很久,摇摇头。“虽不能说封爵绝无可能,却也难度不小,短期内没有解决之道。要想解决蔡家的问题,当另寻他法。”

“说来听听。”黄月英笑道:“若是能成,将来少不得大礼重谢。你也知道的,我外家不缺钱。”

步练师也笑了。蔡家有钱是人所共知的,这份礼不会薄,能解决步家不少问题。

“襄阳三姓,蔡家有钱,庞家有才,杨家的钱不如蔡,才不如庞,所以一直屈居其后。这次为什么能得到陛下赏识,不仅赐字,而且还题了名讳?不是因为杨家的医堂有多大,而是他们所做的就是陛下希望他们做的。蔡家本来也可以建医堂,只是慢了一步而已,其实影响并不大。不建医堂,还可以建别的堂,只要这个堂是有利民生,合乎陛下新政主旨即可。”

黄月英灵光一现,笑出声来。“练师,还是你头脑清晰。你看我,这么简单的事居然没想明白。要说这些事,谁能比得过蔡家。这些年,蔡家一直在做这样的事,只是没有正式建堂罢了。”

“姊姊不必自责,当局者迷罢了。”

黄月英笑嘻嘻地拉着步练师的手。“一事不烦二主,你再帮我想想,蔡家做什么最合乎新政主旨。”

步练师歪着头,沉吟片刻。“农事。”

“农事?”黄月英大感意外。她本来还以为步练师会建议蔡家做与船有关的行业呢,毕竟蔡家这些年资助她造船,也得到了不少技术转让,积累还是有的。

“民以食为天。陛下为亲征大费周章,不就是因为粮食供应不足?一旦天下太平,人口滋生,地却不见增多,如果不能提高粮食产量,大吴的户口不会比故汉更多。要想养活更多的人,就要提高粮食产量。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急切,但陛下目光长远,很可能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只是等待合适的机会和合适的人。”

“蔡家也没人啊?”

“令堂不就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花草和五谷差不多,令堂能培育出那么多奇花异草,转而研究粮食应该不难。再者,蔡家有大量的海外生意,若能留心海外有哪些作物,引入大吴,就像当年博望侯凿空西域,引入胡麻、胡瓜等物一样,功德岂不比只能赏玩的花草更大?”

黄月英斜睨着步练师,忍不住笑出声来。“练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怪不得你能在陛下身边掌文书,你的见识足以让很多须眉男子甘拜下风。我阿母侍候花草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想过去研究研究粮食的问题。我阿舅从海外运了好么多奇珍异宝回来,唯独没留神过作物。”

步练师笑而不语。

黄月英想了想,又道:“近朱者赤。你这是在陛下身边久了,想事情的习惯都和陛下一样,看得更远。”

步练师承受不住,求饶道:“姊姊,你放过我吧。我如何敢和陛下相提并论。”

黄月英莞尔。“你可别这么说。如今这宫里十二殿,能为陛下肱股的人可不少,你自有你的长处,不必自谦。还有啊,你也不能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政务上,该想想自己的事了。”说着,有意无意地瞥了步练的小腹一眼。